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以斯拉記導讀(拉一)

波斯王塞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塞魯士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塞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在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神)。願神與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拉1:1-4) 以斯拉記序幕的這幾節經文,與歷代志下最後一章最後的經節幾乎一模一樣。因為,這是要應驗神藉先知耶利米的預言:滅猶大國的巴比倫王國會滅亡,第一次被擄之後七十年要歸回。神真的應驗了!而且是用非敬拜真神的波斯王賽魯士(舊和合本翻譯為「古列」)來成就這一切。 七十年的計算是從主前六○五年尼布甲尼撒第一次攻破耶路撒冷起,一直到主前五三六年古列王下詔為止。 逐章讀經至此,舊約歷史已逐漸要告一段落,因為進入聖經歷史的最後一段「被擄時期」。 一、關乎這個時期的歷史書有三卷:拉、尼、斯(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先知書有五卷:結、但、該、亞、瑪(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這八卷我們可以交互參考。 二、以斯拉記的中心:重建聖殿、尼希米記的中心:重建城牆。 三、歸回有三次:第一次,在主前538年由所羅巴伯領導下歸回(拉2:2)。第二次,在主前458年由以斯拉帶領歸回(拉7:1、6-7)。第三次,在主前445年在尼希米的領導下歸回(尼二5-8)。 四 、分段:第一次回歸與重建聖殿(一至六章)、第二次回歸與重整聖民(七至十章)

因修葺聖殿,尋得律法書(代下卅四)

https://tjcshipaiandtianmu.blogspot.com/2022/04/blog-post_16.html  

安息日與什一奉獻的見證

 2022/4/2安息日下午,淡水教會張恩哲長老以「拆牆造橋」為題作安息日道理的分享。拆牆,是要拆掉人與神之間「罪」隔斷的牆,主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用身體拆掉這個隔斷神與人相會的牆。造橋,則是主耶穌自己成為「天梯」,溝通了神與人的關係。 張長老話鋒一轉,提到在他身上「安息日與什一奉獻」的親身經歷: 當他還沒進台灣總會神學院時,他做賣文具的小生意,工作剛要漸入佳境時,因為認識了耶穌基督,在虎尾教會受洗,歸入主的名下。在認真查考經後,發現聖經的指導是要守安息日,而且要將時間特別分別出來給神,聚會不是用剩餘的時間來聚會,不是「有空」才來聚會。但是心裡想:「我一週七天努力工作,到年底還是出現赤字,只是有漸漸變少而已,若要守安息日,那不就少了一天可以賺錢?除了兩個哥哥姊姊已經外出工作了以外,我還有父母、五個弟弟要養,這樣經濟會不會出問題啊?」 當時,看見虎尾教會有一位許執事,他開雜貨店,安息日(星期六)直接關門,們上貼著「安息日暫停營業」,然後就全家去聚會了,下午聚完會回家後,再開門營業。聽他說:這樣實行之後,神就有賜福,所以賺更多的錢。於是那時年輕的張長老下定決心,要守安息日。沒想到,到了年底結算,不但赤字不見了,還開始有盈餘! 然後又再認真查考,發現一定要獻什一奉獻,而且聖經說:十分之一的收入本來就是神的,是神要考驗我們願不願意還給祂。而且,沒有獻什一奉獻,就是偷竊神的物。想起來也對,偷竊神的物的人,怎麼可能會得到神祝福?長老又說:就好像一位父親給小兒子一些糖果,然後跟他說:這裡的糖果,要分兩顆給哥哥喔!若這時候做弟弟的說:「我不要」,父親可能會說什麼?有可能父親會說:「你若不給哥哥兩顆糖果,我以後就直接給哥哥糖果,不給你喔!」,若弟弟有照做,給了哥哥兩顆糖果,將來他就會繼續得到父親給的糖果。 但這時的張長老又猶豫了:一星期少一天賺錢已經減少賺錢的機會了,若又要獻什一奉獻,那是所得的十分之一,比政府的營業稅還重啊!但是為了不違背聖經,於是又堅持獻什一奉獻。後來,張長老的五個弟弟們都栽培到高學歷,有的還拿到碩、博士學位,連當時得到肝癌末期的母親,也因專心靠主,禁食禱告,在診斷到末期,醫生放棄她要她回家安享晚年後,過了一個月回診,醫生很驚訝發現癌細胞都已偵測不到了!醫生還問他母親是否有吃什麼特效藥?他母親還單純地回答說:是靠我們主耶穌醫治好的。 感謝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