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關於「可拉後裔」的省思(詩42篇)

〔 可拉後裔 的訓誨詩、交與伶長。〕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裏呢?(詩 42:1-3) 這是可拉後裔的詩。談到可拉,就想起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曠野時的可拉黨事件: 利未的曾孫、哥轄的孫子、以斯哈的兒子可拉、和流便子孫中以利押的兒子大坍、亞比蘭、與比勒的兒子安、並以色列會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就是有名望選入會中的人、在摩西面前一同起來。聚集攻擊摩西、亞倫、說:「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甚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民 16:1-3) 其實這個事件中,「可拉黨」成員中可拉的一族人只有「可拉一人」參與背叛之列。有可能這位可拉在這事件是發號施令的靈魂人物。 於是眾人離開可拉、大坍、亞比蘭帳棚的四圍.大坍、亞比蘭、帶着妻子、兒女、小孩子、都出來站在自己的帳棚門口。(民 16:27) 當時神準備用「地開口活吞生人」的空前絕後刑罰時,聖經記載,只有 「大坍、亞比蘭、帶着妻子、兒女、小孩子、都出來站在自己的帳棚門口」 ,其實好像沒有可拉的家人。 摩西剛說完了這一切話、他們腳下的地就開了口、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 屬可拉 的人丁、財物、都吞下去。這樣、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活活地墜落陰間、地口在他們上頭照舊合閉、他們就從會中滅亡。(民 16:31-33) 這裡雖說 「屬可拉的人丁、財物,都吞下去」 ,是指「可拉黨」的人,不一定是指可拉的後裔、家人。 民數記最後數點百姓時,澄清了這件事: 以利押的眾子是尼母利、大坍、亞比蘭.這大坍、亞比蘭、就是從會中選召的、與可拉一黨同向耶和華爭鬧的時候、也向摩西、亞倫爭鬧.地便開口吞了他們、和可拉、可拉的黨類一同死亡.那時火燒滅了二百五十個人、他們就作了警戒。 然而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 (民 26:9-11) 這裡記載 「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 ,意思是可拉黨事件,只有可拉一人受刑死亡,其他沒有家人認同他的愚昧行為。但是從此,因著這族出了一個「可拉」,卻遺臭萬年。雖然可拉這一族,後來也出了有名的人物「撒母耳」,自此以後,可拉後裔還是自稱為「可拉後裔」,不稱為「名先知」「撒母耳的後裔」: 哥轄的兒子是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的兒子是 可拉 、........、以利加拿的兒子是 撒母耳 。(代下 6:22-27) 直到新...

詩篇卷一的結束(詩41篇)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眷顧貧窮的有福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阿們、阿們。(詩 41:1、13) 詩篇共分五卷,這是第一卷的結束。在這最後的一篇41篇中,詩人大衛再一次帶領我們走過病痛、患難,憑信心仰望神、並時時反省自己有無得罪神,最終得到神的眷顧的蒙恩見證。 第一節的「眷顧」,原來的意思是「用心去體會、察覺對方的需要,按智慧給予最好的供給與幫助」之意。所以愛人不能隨隨便便、自我中心,千萬不要口口聲聲說愛人,卻讓人覺得有壓力、受到逼迫。大衛是個願意 「眷顧貧窮的」 人,他真心地對待過有需要的人,他也體會到因著有這樣的行為,神真的每次都帶領他順利度過各種難關,沒有例外! 為此,所以本篇詩篇的最後一節,提到這樣的神 「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 而且 「阿們、阿們」 (實實在在的意思)。 最讓筆者感動的是其中的幾段經文: 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喫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耶和華阿、求你憐恤我、使我起來、好報復他們。(詩 41:9-10) 人是不可靠的,筆者也經歷過曾經是知己好友,卻因為筆者身份、職分的變動,竟因此成了陌生人,甚至還會在背後毀謗、中傷。詩人提到求主幫助他,藉著神的恩典與賞賜,來證明他們是錯的。這裡的 「好報復他們」 原來的意思不是「復仇」,而是藉由神的恩典同在,證明這些曾敵對他、咒詛他的人,自己證明自己當時所咒詛、羞辱、所誤解的人,都是錯的。 這裡的 「用腳踢我」, 也是對主耶穌基督後來所遭遇的,也就是被祂所愛的門徒猶大所背叛的預言。猶大認為他所跟隨的這位老師,越來越不照他的期望在走,因為他所想的跟這位耶穌想的不一樣,且漸漸的漸行漸遠。他為了報復這位不照他期望的老師,使他後面所行的一切,就是不斷地 「用腳踢」 他的老師,耶穌基督。 最後主耶穌雖然被定了死罪、且被執行了十字架酷刑而死,卻在三天後復活,足足地「報復」了當時譏笑過祂、侮辱過祂、甚至殺死祂的人,以及所有不認同祂的人,證明他們的想法與行為是錯的,因為祂真的是神的兒子。其中,更是敗壞了掌死權的魔鬼,因牠們雖然掌管了死權,卻拘禁不了耶穌的靈、阻止不了耶穌從死裡復活。 因我的仇敵不得向我誇勝.我從此便知道你喜愛我。(詩 41:11) 仇敵魔鬼無法向祂誇勝,也使我們這些凡依靠祂的血得贖的神的眾兒女們,成了魔鬼不再有能力誇勝的對象, 「我從...

看哪!我來了,將我獻上!(詩40篇)

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那時我說:「看哪、我來了.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我的神阿、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裏。(詩 40:6-8) 這段經文,詩人先提到燔祭、贖罪祭,並不是神真正所喜悅的,話鋒一轉, 「我來了!」 。話中之意,就是提到神真正要的祭物,就是「我」,就是活祭。 保羅曾經說到「活祭」的概念: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 12:1) 古時候獻上牛羊祭牲,是為了流它們的血為我們除罪;直到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為我們而死之後,祂犧牲生命、流血贖回了我們的生命,從此就不必再獻血祭,因為主已為我們解決罪的問題;如今我們獻上的祭物,不用再流動物的血,而該是用自己的生命獻上,當作活祭。 「看哪、我來了.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 原來的意思可以是「我來了,我將要做的事,都必按照經卷中所記載的,為了將自己獻為活祭。」成為活祭的人生,是如何的人生?那就是接下來所說的: 「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裏。」 如今,活祭的應有生命形態,也該如羅馬書十二章第二節: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 12:2) 也就是從今以後,眼所看、心所想、手所做、腳所行,都只有聖經神的話為唯一標準。換句話說,就是記載在經文中神所要的一切行為,就是我的行為。一個人既然決心要效法主耶穌,就不可能效法這世界。 「心意更新而變化」 ,是為了脫離舊我的心,依據聖經真理更新而變化,而不是一般世俗常說的:求新求變、創新突破。這樣的人,在他心中的唯一標準,將只有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沒有人意。 感謝神願意在筆者五十歲起,照祂的旨意得以獻上成為活祭,成為專職工人。既然獻上了,就要如利未記第一章所記:剝皮、切成肉塊、連同臟腑、脂油,一同燒在祭壇上。從此以後,已經過去了的五十年,無論是身份、名聲、成就,都要一起燒掉、不復存在、不必紀念。既然燒了,也不再有自我的意見,願意任主差派,從此只遵行聖經上所記的一切。故此: 我在大會中宣傳公義的佳音.我必不止住我的嘴唇.耶和華阿、這是你所知道的。我未曾把你的公義藏在心裏.我已陳明你的信實、和你的救恩.我在大會中未曾隱瞞你的慈愛、和誠實。(詩 40:9-10) ...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祢、我就默然不語。(詩39篇)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詩 39:9) 本篇詩篇,大衛帶領我們再次面對患難與逆境。本篇有兩次提到詩人的「沈默」。第一次的沈默,是為了遵守神的命令,不要在舌頭上犯罪: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耶杜頓。〕我曾說、我要謹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頭犯罪.惡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要用嚼環勒住我的口。我默然無聲、連好話也不出口.我的愁苦就發動了。(詩 39:1-2) 大衛說他謹慎言行、免得舌頭犯罪。面對惡人在眼前的挑釁,他有如馬兒咬著嚼環一樣,因嚼環被迫無法說話。但是這樣的守道,並非發自內心的心甘情願,而僅限於表面的忍耐。於是, 「我的愁苦就發動了」 。 這說明今天有一些愛主的基督徒,讀了聖經、道理已進入內心的人,願意遵受神的命令。因為聖經說: 「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參 羅 12:19) 。但是,這口氣,我忍不下去啊!往往到了夜闌人靜時,一想起來就氣憤,以至於忿忿不平、終夜失眠: 我的心在我裏面發熱.我默想的時候、火就燒起、我便用舌頭說話.(詩 39:3) 顯然,我們方向錯了!接著詩人引導我們當思想的: 耶和華阿、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你面前、如同無有.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細拉〕世人行動實係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主阿、如今我等甚麼呢.我的指望在乎你。(詩 39:4-7) 面對苦難時,詩篇教我們兩種方法走出憂鬱:一、重新記念「神」的美善,如詩篇36篇;二、再次思想「人」的短暫,如本篇39篇。 人的一生,窄如手掌,若以神的無限長當作一條無窮長的直線,個人的生命短暫,相對只如神這條無限長直線上的「一點」,而且還「趨近於零」。那麼,我們該計較的是那趨近於零上面的愛恨情仇?還是應該關注在真正無限長的永生生命? 大衛在聖靈引導下,思考走入正確的方向,最後為心中辯論的兩肇下了個結論: 「主阿!如今我等甚麼呢?我的指望在乎你。」 想到了人生正確答案,就準備安然入睡了! 接著,靈性的成長,會引導我們走入「第二個」沈默,是心甘情願的: 「求你救我脫離一切的過犯.不要使我受愚頑人的羞辱。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詩 39:8-9)。 換句話說,從原本注目在別人的惡,轉而深思自己或許有被神正記念著的過犯。即使深思後,並沒有做出對不起神的事,也要知道,神不會做...

為罪憂愁、勇於認罪、並靠主不再犯罪(詩38篇)

我要承認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憂愁。(詩 38:18) 這是大衛的懺悔詩,引導我們凡是為罪所苦的人,勇於認罪悔改,主必按照祂旨意赦免我們。當我們在過犯中,矢口否認罪行、不認罪時,我們的心不會好受的。如在此的詩句: 我疼痛、大大拳曲、終日哀痛。我滿腰是火.我的肉無一完全。我被壓傷、身體疲倦.因心裏不安、我就唉哼。(詩 38:6-8) 要將罪在神面前表明出來,需要勇氣,因為罪是見不得人、極為羞愧的事。但是不向主說出來,如何表明認罪的心志?如同此處的詩句,當我們隱瞞、不承認罪時,身心靈的煎熬,如同 「滿腰是火」 ,就像燒燙傷一樣,會被不停息的痛苦煎熬著。燒燙傷因為只傷及皮膚真皮,神經尚存,所以疼痛感比身體被刺入、切開還要更痛。詩人以燒燙傷形容不認罪的煎熬,致使 「身體疲倦,因心裡不安,我就唉哼」 。 當然,人一次、兩次、多次不認罪之後,屬靈的神經是會麻痺的。 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因為說謊之人的假冒.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提前 4:1-2) 這是保羅教導年輕傳道人提摩太時,跟他提到末世罪人的樣貌。他們的特點就是習慣犯罪,而且不知羞恥,像是多次被燙傷,已經燙到身體成了死肉、沒有知覺,因此 「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 。事實上,神在起初創造人類吹的那一口氣,就是神賜給人的靈,本是善的,如今以「良心」的樣態存在人的身體裡,無論是否為基督徒。這樣的良心,就像身體密密麻麻的神經系統一樣,是有知覺的,時時對罪警覺著。但是,神經是會因為過度刺激,身體又不做相應處理,最後就會「神經麻痺」,像 「被熱鐵烙慣了一般」 ,成為麻木不仁的人。 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詩 38:4) 聖經中常以「大海」代表罪惡的世界,因為人落在海中,會被如同罪一般的海水淹沒而溺斃。詩人在此說,他的罪孽已經高過他的頭,人深陷罪惡之中,最後是會滅頂的。 當耶穌行出走海面的神蹟時,我們應當學習當時的彼得,願意向主表明: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耶穌說:「你來罷!」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裏去。(太 14:28-29) 在水面上行走,屬靈的意義代表「勝過罪惡」。世界上,只有耶穌基督能走海面,其餘的人在這罪惡世界之中,是無法靠自己「走海面」的。彼得勇敢發出要求「走海面」的祈求,這樣的心志不...

一句我小時候、阿爸常說的經文(詩37篇)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他終日恩待人、借給人.他的後裔也蒙福。(詩 37:25-26) 這段經文依稀是筆者家父,在我小時候,類似「家庭祭壇」的情境下,所時常提到的經文。家父總是行走間、生活中在我們做孩子的面前「背誦」出來。因為常常提,讓我也不自覺背了起來。家父的意思是「做人,不是以讀到高學歷、獲得高職位、或是走入高收入行業為目標,因為這樣的結果,不能保證他的『後裔』能保持富足的生活。真正能保持後裔富足、衣食無虞,就是要成為『義人』,讓神福氣恩典持續同在」。 是的!經上說: 你若 留意聽從 耶和華你神的話、 謹守遵行 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 福必追隨你 、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裏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 你身所生的 、地所產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犢、羊羔、都必蒙福。(申 28:1-4)。 其中的 「身所生的」 ,就是指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是義人的後裔。因為可以如此讓 「福必追隨你」 的人,就是那些 「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 ,也就是「義人」。 正如距今三千五百年前左右、族長時期的古聖徒之一,以撒,當他遇到饑荒,四周民族苦無對策時,神「獨愛他」,向他顯現,吿訴他不必大費周章,以遷徙來躲避饑荒,要他 「不要下埃及去」(創 26:2) ,留在原地就可以。以撒真的聽神的命令,結果神讓他在饑荒之地,竟然可以有百倍收成: 以撒在那地耕種、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耶和華賜福給他。他就昌大、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戶。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許多僕人. 非利士人就嫉妒他 。(創 26:12-14) 這裡可以看見神如何祝福他?神讓他的財產多到 「非利士人就嫉妒他」 的程度。非利士人是他的鄰居民族,神選擇不眷顧他們,單單眷顧你「以撒」。為什麼?因為神說: 都因 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創 26:5) 看到了嗎? 「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 ,神好像在說:「我必照顧你,因為你爸爸亞伯拉罕是義人」。而且這時他父親亞伯拉罕已蒙主召回,不在人世。事實證明,以撒後來真的成為極富有的族長。 如今,這樣的經文總是縈繞在我耳中,我也以此教導我的孩子、孫子們:書雖然要認真唸、工作還是要認真做,但是最基本的「謹守遵行」神的命令一定要堅持。為了謹守遵行神...

當面對惡人時,「轉念」的工夫(詩36篇)

耶和華阿、祢的慈愛、上及諸天.祢的信實、達到穹蒼。祢的公義、好像高山.祢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阿、人民牲畜、祢都救護。(詩 36:5-6) 這裡為何詩人突然讚美起神、思想神的美善?原來在此經文前,詩人大衛因惡人心中氣憤難耐、甚覺無奈,這時,聖靈的感動給他力量,讓他想起「我還有神啊!」,幫助他轉念神的存在,使他心中從新得到力量。 我們可以從本篇一開始所提到的惡人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似乎公義無望。特別是今天許多世界級的領袖,有一點常識的人,都可以發現他們的惡行,而且這些人似乎一路暢行、飛黃騰達、無人能敵: 〔耶和華的僕人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惡人的罪過、在他心裏說、我眼中不怕神。他自誇自媚、以為他的罪孽終不顯露、不被恨惡。他口中的言語、盡是罪孽詭詐.他與智慧善行、已經斷絕。他在床上圖謀罪孽、定意行不善的道、不憎惡惡事。(詩 36:1-4) 不僅世界級的領袖,甚至就在我們身邊,或是同樣是在真教會神的教會中,難免都會看見一些高調行惡的惡人。特別是在末世真教會中,關於這樣行惡的人,主耶穌早就預言: 那時、兩個人在田裏、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太 24:40-42) 世人不信神,不會取去一個撇下一個。這其實是在指真教會中的工人: 「在田裡」、「女人推磨」 都是真教會中事奉神,做主工的人, 「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光從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看見,神的工人幾乎只有二分之一的機會得救,當然事實上也許會是更少。這些惡人,就是不按照聖經真理、不服共信、共識之道而行的人,在教會中只以自己的利益、名聲為導向,並不在乎神的羊有沒有草吃。 但是,面對這些惡人,同樣是在做工,甚至不作工只批評的惡人,難免會令忠心的工人灰心失望。詩人告訴我們,面對這樣的惡人,要想到「我們還有神」。真神才是最大,作惡的人最後的結局就是被神厭棄。我們面對的方法,就是當思想神的美善,知道神的旨意原是好的,神的應許必然成就,真教會必然興起。 神阿、你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他們必因你殿裏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 36:7-9) 所以,最近因為事奉上遇見不如意、受到惡人排擠、言語暴力,甚至是在會議上當中批評毀謗嗎?我們不必在乎,因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