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定意、更要合神旨意(王上5章)

所羅門也差遣人去見希蘭,說:「你知道我父親大衛因四圍的爭戰,不能為耶和華-他神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華使仇敵都服在他腳下。現在耶和華-我的神使我四圍平安,沒有仇敵,沒有災禍。 我定意 要為耶和華-我神的名建殿, 是照耶和華應許 我父親大衛的話說:『我必使你兒子接續你坐你的位,他必為我的名建殿。』(王上  5:2-5 ) 這段經文,可以看到所羅門王當王早期對神的感念。 當王,同一個世代可以有幾人為之?所羅門當王更屬不易,因為他不是「自然」當上王位的,前面還有四個哥哥,只有一個名額,按理怎麼輪也輪不到。要不是 「因他得國是出乎耶和華」(王上 2:15) , 他哪有機會?而且當王年僅二十歲,除了惶恐,必然覺得神真的很愛他。 愛主,往往會有想法要為主而活。但是「我定意」更是要「合神的旨意」!在事奉的路上,遇過比我更愛主的主內兄姊,為主做過比我還多的事奉,最後甚至「為主」衝撞體制。多年後,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每日讀經、禱告,慢慢地發現:他們錯了。因為愛主,雖為主「定意」了,卻沒有「照主旨意」去行,更沒尋求神在原本的聖經真理「應許」。 當年,大衛也「定意」過,蓋聖殿也是大衛提的提案,這件事也是神應許的,卻不是要給大衛來完成,更不是要急著來完成。不是大衛不夠愛主,是建殿應許安排 的不是你。應許中的所羅門王有比大衛王更愛主嗎?從歷史看來並沒有,但是應許是所羅門,就該來由他來完成。 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王上 11:9-10) 走在主路上說容易、其實也很容易,聽主的聲音就好了,神說「去做」,就義無返顧去行;神若說「不是你」,就安靜等候。負主的軛、學主的樣式是主的吩咐。無論何時,跟這「同負一軛」的主同行:主前行,就一起前行;主停下時,就一起停下來吧!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 11:29-30) 【以下文章寫於2022年1月2日】 感念主恩,願為主而活(王上5章) 2022年的1月1日,石牌教會完成新任教牧、宣道負責人的同意權的投票,在大家同心合意,完成了「家庭會議」,新任負責人在會議結束後也隨即上路,無縫接軌教會各樣事工的推動。 這同意權的行使,也代表我這廿一年來斷斷續續的教牧時代結束。199...

真正的價值在於擁有生命(王上4章)

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都吃喝快樂。所羅門統管諸國,從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邊界。所羅門在世的日子,這些國都進貢服事他。所羅門管理大河西邊的諸王,以及從提弗薩直到迦薩的全地,四境盡都平安。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王上 4:20-25) 列王紀上四章記載所羅門王的榮華,除了國力極為強盛、人民安居無慮之外,還有就是王本身有神賜的極廣大的智慧。 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 不可測量。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王上 4:29-30) 智慧、財富、名聲、地位,這四件人生夢寐以求的東西,都在所羅門王身上一次到位!看起來,這就是極致幸福的標準。但是,耶穌的一句話似乎使羨慕所羅門的人,突然間從陶醉的半空中重摔落地。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太 6:28-30) 所羅門的財富與智慧之所以不如野地任何花一朵,原因是財富名聲地位,是沒有生命的,而花雖然渺小,卻有生命,更可貴的是,花的美,是天父真神所裝扮。所羅門雖然很聰明、很有錢,但是晚年缺乏生命,他的一生也不過六十歲,不及他的父親大衛,他的智慧與財富,連一分鐘也不能延長他的壽命。 所羅門的財富,甚至今天大家所稱羨的「首富」,其實都不如與天父真神有緊密關聯的我們,因為我們有永生,世人沒有,雖活猶死。也許我們雖然如野地的花那麼不起眼,但是神卻裝飾我們,花雖小,每個構造卻少不了。祂也看顧我們,我們的生命已與天父真神聯結。即使明天就將被割下丟入火中,但是將來卻可以進入永生,在末日將與天父真神一同為王、審判世界。那時,所謂的「首富」,若不認識基督,就只能擁有進入地獄永火的份,這時,再多的榮華真的不如這有生命的真花一朵。 By Isaiah Kao

但我是幼童(王上3章)

所羅門說:「你僕人-我父親大衛用誠實、公義、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為他存留大恩,賜他一個兒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樣。耶和華-我的神啊,如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 但我是幼童 ,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王上 3:6-7) 每次看到類似「我是幼童」的經文,內心總是會揪了一下! 耶利米說,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我就說:主耶和華啊,我不知怎樣說, 因為我是年幼的 。(耶 1:4-6) 回想神當時用我的時候,不是因為自己經驗豐富、智慧充足、敬神愛人、殷勤工作,乃只是單純因為「祂要用我」,別無其他因素。記得當時不到三十歲、稚嫩的我也的確多次於禱告中哭訴著說:「主啊!祢找錯人了吧?我還年幼啊!..........」 所羅門說這段話時約只有二十歲,的確年幼。但是,耶穌進耶路撒冷城要面對十架苦難,完成這件亙古之先已經計畫好的大工程,祂所騎所用的,不正是那隻「甚麼都不會、甚麼經驗也沒有的小驢駒」?祂並沒有因為要完成的這件任務巨大,而特別挑有經驗、外觀俊美、體格強健的駿馬。(今日詩歌447首高唱和散那) 綜觀聖經歷史,神所要用的,常常是那些說「我是拙口笨舌的」、「我是年幼的」、「我是幼童」,而不是那些「選我、選我、選我」的人。即使是熱心過度、方向錯誤的使徒保羅,神要用他,也是先震撼教育一番、然後讓他眼睛瞎掉三天,只因神要用他。 低不下頭的人,不會是神所喜悅的工人。 感謝神!走過了這段路,可以大聲為神見證!那就是只要完全遵守神的旨意行,神必同在,祂必賜下通達的道路!昔日甚麼都不會、大家都不太認識的那位負責人,今日也可以靠主成為主專職的工人,只要有願做的心、願接受改變的心!阿們! 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 15:7-8) (修改自2021.12.31石牌教會教牧負責工作卸任前夕讀經心得) By Isaiah Kao

因他得國是出乎耶和華(王上2章)

亞多尼雅說:「你知道國原是歸我的,以色列眾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國反歸了我兄弟, 因他得國是出乎耶和華 。」(王上 2: 15) 亞多尼雅自立為王失敗,只好接受事實。雖然心有不甘,卻也知道神立誰為王就是誰當王的結果。但在本章,他重提往事,強調國位本來是他的,是神的命令才有今日的光景。於是他愚蠢的要求(要得到亞比煞),向所羅門王暴露他不忠、潛藏的叛變動機,被所羅門王識破,惹來殺機。亞多尼雅這一愚蠢的要求,也牽動原本以為風暴已過、我行我素一生的元帥約押遭池 魚之殃,被一併剪除。 回想在2021年,第一次被選上台總總會負責人,而且是常務負責人。當時年屆五十二歲的我,突然可以與神的眾僕人一起站在台總的行政組織頂端,甚至2023、2025年兩次參加聯總世界代表大會,深深地明白: 「因他得國是出乎耶和華!」 ,知道這一切都是由神決定,因為自己並沒有想過有這麼一天,且不是誰努力就可以得著什麼的。 2021年年底因著被選上總會負責人,石牌教會的教牧負責必須中途更換補選,結束4.5任的教牧股負責職任。幾經會前協商,並請當時區負責趙四海傳道列席職務會 補選,選出了張嘉祠,而原先的宣道也必須一併補選,選出林沐恩。 2025年聯總世界代表大會選出王明昌傳道接任聯總總負責,台灣總會也預定於本月總會負責人會選出新的台總總負責,相信神的旨意都運行在其中。 所以誰上誰下,都是出乎耶和華,人都不必過度想像、穿鑿附會。千萬別像亞多尼雅,既然不是你,就接受吧!如果還是要憤憤不平、念念不忘,甚至動作太多,最後將死於非命。 By Isaiah Kao

素來沒使孩子憂悶的下場(王上1章)

那時,哈及的兒子亞多尼雅自尊,說:「我必作王」,就為自己預備車輛、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 他父親素來沒有使他憂悶 ,說:「你是做甚麼呢?」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龍之後。(王上 1:5-6) 這章是記載大衛第四子亞多尼雅(前面1.暗嫩、2.以利押或叫但以利、3.押沙龍)自立為王的經過。其中這句 「他父親素來沒有使他憂悶」 ,原文做 「他父親素來沒有管教孩子使他成器」 之意。看來大衛對亞多尼雅寵愛有加,所以聖經這裡接著說大衛從來不過問孩子 「你是做什麼呢?」 ,管都沒在管的意思。可能很可愛吧?因為聖經這裡說: 「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龍之後」 ,感覺他也有押沙龍等級的俊美。大衛「寵兒」已經不是第一次出事,於是四子亞多尼雅在前三個哥哥不在人世的情況之下,加上成長的路上一路「心想事成」,這時就因貪權、貪色自立為王。 過去政府推動的「愛的教育」,污名化了這教育原先的美意,但目前也是世界各國的政策,這是以人意剝奪神所賦予的管教權之舉。寵兒、捧兒,造就今日社會許多問題。若這個政策是好的,社會應該要更安定,但是看來並沒有。真正的愛的教育並不是「不管」,而是要以智慧讓他更好。 記得過往在學務處擔任組長時,曾對一位國中二年級男生因為他所犯的錯責備了一番。沒想到他隔天竟然特地來學務處找我說:「老師,對不起。但是,我以後可以叫您爸爸嗎?」當下我有點訝異,也很心疼,因為他父母離婚,他是「被丟棄」在祖父母手中隔代教養的孩子。當下我回應:「可以啊!你愛怎麼叫就怎麼叫,只要好好聽話。」沒想到他滿臉笑容離開學務處、回去教室。 誰說孩子不喜愛被關愛?關愛一定只有溺愛嗎?對於失去父母疼愛的孩子而言,出於真愛而發出的責備的話,反而讓他們感受那扎實的愛。管教,要以真神耶穌基督的愛為出發點教養,因此當處於該管教的時機時,一定要適度管教;該讚美與疼愛的時候,就要把握機會適度疼愛,無論是讚美或處罰,都要以聖經為標準。聖經說: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 22:6)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 22:15) 不可不管教孩童; 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你要用杖打他, 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箴  23:13-14) 這些都是聖經中所記載,天父真神賦予父母的管教權的聖經依據,是在孩子十二歲以前、建立基礎人格之前所必須要做的。錯失良機、只好後悔。 教養孩子其...

有時神藉不對的人、講出對的事,這時,你聽不聽?(撒下24章)

大衛就吩咐跟隨他的元帥約押說:「你去走遍以色列眾支派,從但直到別是巴,數點百姓,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約押對王說:「無論百姓多少,願耶和華-你的神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親眼得見。我主我王何必喜悅行這事呢?」但王的命令勝過約押和眾軍長。約押和眾軍長就從王面前出去,數點以色列的百姓。(撒下 21:2-4) 總是讓大衛王覺得不受控的元帥約押,真的「狗嘴吐不出象牙」嗎? 在這撒母耳記全卷結束的最後一章中,約押終於講出「合神旨意」的話了!偏偏一直硬不起來的大衛王,這次卻反而硬錯了場合。也許年老的大衛,心想:我今天年紀大了,這次一定不聽你的!老虎不發威,把我當病貓了? 有時我們沒什麼地位、身份時,忍辱吞聲,反而得神喜悅。但日子一久了、年紀大了、有職分了,卻硬錯時間、硬錯場合,對明明錯誤的事,卻因面子過度堅持,反而惹神憤怒? 事實是,神反而對大衛生氣了,即使是大衛自己先發現錯誤、悔改。 大衛數點百姓以後,就心中自責,禱告耶和華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耶和華啊,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大衛早晨起來,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迦得,就是大衛的先見,說:「你去告訴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我有三樣災,隨你選擇一樣,我好降與你。』」(撒下 24:10-12) 其實,就像法利賽人,一直被耶穌責備,也許當時耶穌旁邊的人一定認為,文士法利賽人在耶穌眼中應該一無是處才對,他們的話完全不能相信。事實卻是........。耶穌說: 「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 你們都要謹守遵行 。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太 23:2-3) 對於文士和法利賽人,耶穌罵歸罵,卻不因人廢言!只要是對的,合乎真理的,就是要聽!反而是平常都在講真理的人,有一天傳異端了,不能信就是不能信。但是要如何分辨?那就要將聖經讀熟,真的讀進去心裡、背起來,以聖經作為標準做判斷,才能做分辨。 是否身邊有那種一直扯我們後腿,一直對我們不友善的人嗎?我們是否已經關閉對這種人的接聽功能?別忘記:約押也曾經有一天照著神的旨意說話!所以千萬別對任何人帶著成見,以至於過度的聽,或是完全都不聽。 By Isaiah Kao

爭到元帥的職位,卻不在大衛勇士之列的約押(撒下23章)

大衛勇士的名字記在下面:他革捫人約設‧巴設,又稱伊斯尼人亞底挪,他是軍長的統領,一時擊殺了八百人。(撒下 23:8) 撒下廿三章除了有大衛年老回顧人生的頌歌之外,也記載了讓大衛一生感念不已的「好同工」,也就是那三十七位勇士的名錄。 這份看似不起眼的「流水帳」(多是不認識的人名),卻讓人看見那在撒母耳記內,佔有大量篇幅事蹟的人之一,元帥-約押,他竟然不在大衛的勇士之列! 成為長執負責人,甚至是傳道,不見得就一定可以成為啟示錄中擁有金冠冕的廿四位長老,也就是那些晝夜不住地喊著聖哉!聖哉!聖哉!榮耀神,因為這些長老才是天父真神的「最愛」。如果我們像約押一樣,一生不擇手段用不法的方式爭奪到有如「元帥」的職位,然後呢?最後卻不列在象徵萬王之王天父真神-大衛的勇士名單之列?我們做聖工,都不該是為了爭取高位為目的。因此,負責人算什麼?長執算什麼?若最後沒有被記載在生命冊中,一切曾經在人世間的盛名、美名實屬枉然! 那七十個人歡歡喜喜的回來說:「主阿、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耶穌對他們說:「...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甚麼能害你們。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 10:17-20) 這裡主耶穌提醒他差派的工人,重要的不是做了什麼?成就了什麼?而是 「名記錄在天上」 ,這才是真正值得歡喜的。 . .......赫人烏利亞,共有三十七人。(撒下 23:39) 反倒是那被大衛王一時軟弱所殺害的「烏利亞」,卻可以被列在勇士名單之中,永世獲得眾人記念!我們也許一生為主盡心盡力,有如烏利亞一般,甚至在當時為了戰勝不敢回家與美妻親近,如此的忠心,卻被王害死。烏利亞雖人生最終以「為主殉道」完結,卻得以寫在大衛勇士名單之列,如此一來,人生遭遇的一切不如意都已經微不足道,因為生命所付出的已經被肯定! 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是這三個勇士的首領;他舉槍殺了三百人,就在三個勇士裏得了名。(撒下 23:18) 這裡還有約押的兄弟亞比篩,在自己的哥哥約押貪戀元帥職位之時,做同胞兄弟的亞比篩並沒有計較與輕視約押。亞比篩默默優秀與忠心的一切表現,其實「王都知道」。所以,今生今世即使都沒機會「當元帥」,那又何妨?就像使徒保羅一樣,一句「那又何妨?」豁達帶過一輩子都不曾被重視、也不被看見的人生! 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