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答案(創1章)
還沒退休前,因為配課關係,雖然本科是理化,還是要教地球科學。常常對學生說:地球科學大概是最不科學的科學吧!因為沒有人親眼看見地球形成過程,地球科學關於宇宙的形成,完全靠沒親眼見證過的人類想像、推理、實驗印證、穿鑿附會出來的。其實聖經有正解,問題是,信不信?
創世記第一章清楚記載宇宙的形成過程:
第一日造光,第二日造空氣,第三日使陸地從海中露出來,造植物,第四日造宇宙天體,第五日造飛鳥和水族,第六日造動物、昆蟲和人類,第七日休息。
沒錯!這裡看來,閱讀理解的結果,先造地球再造宇宙!顛覆科學的穿鑿附會。科學家們為了「合理化」宇宙形成過程,用人能理解的方式編織故事,做實驗去迎合,但是實驗結果與真實不符時,只因「巧合」和推論一致,先射箭再畫靶,於是捨動物真理就歪理,以符合實驗結果的歪理作為真理,這樣的結果,當然要隨時間「不斷修正」。
所以宇宙的答案歸類如下:
一、先造地球(第三日前)才造日月星辰(第四日),包含銀河系等等宇宙天體。所以地球是宇宙中年紀「最老」的天體。(怕了吧!)
二、地球上先有光,之後才造太陽,將管理白天的工作「任務賦予」給太陽。(太陽不太陽不重要,因為太陽出現前已經有了光。)
三、先有植物(第三日)才有太陽(第四日)。太陽是在植物被造完後才有,太陽之前的植物行光合作用不是用日光。(不要再跟我說太陽已經有五十億年了!)
四、聖經說「各從其類」,也就是物種早就有這麼多種,「各自由自己的同一類繁衍一樣的後代」,所以沒有「演化」這件事。換句話說,從創世記第一章起,物種只有減少沒有增加(自然或人為把它們消失掉)。「各從其類」一句話,保證了物種的穩定性,以免孕婦擔心懷孕時,這次到底會生到狗?貓?跳蚤?蚯蚓?好像在開獎一樣。這句話,使所有孕婦可以安心懷孕。
五、還有,天地萬物都是無中生有的,都是「神說要有」,然後就出現了。若要說「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是「大爆炸」,倒是有一點像。但是從聖經看來,「有光」之前是一無所有(空虛混沌,淵面黑暗),所以不必再想說「大爆炸前到底是甚麼?」
當然這是聖經創世記第一章整理的結果,科不科學?我是相信,信不信由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