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石頭挪開(約11章)

生命中,每當面對神的安排與我們所期望的有所不同時,總是會不免令人不解與失望。但神卻說,對於我們這些凡屬於祂的人,祂是那位永遠懷著賜平安的意念,而不是降災禍的意念的神: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結29:11)」

那麼,為什麼我們屬於祂的人,有時還是會遭遇不平安與不順遂呢?神的旨意到底是什麼?

聖經約翰福音11章裡記載一段真實的故事,或許可以讓我們來思考這個問題。這裡說到有一家人,就是:馬大、拉撒路、馬利亞三姊弟,他們是耶穌所愛的。

有一天,弟弟拉撒路病了,他們差人去找耶穌說:你所愛的人(拉撒路)病了,希望可以藉著耶穌的大能來醫治弟弟的病。但是當時依時間推算,耶穌被通知到時,拉撒路已經死了一天。全知的耶穌聽見卻說:他的病不至於死。

科學的教學上,有一個有趣的名詞叫做「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s),他的意思是:關於抽象的概念,教學者所講授的內容,與學習者所聽到的容易不盡相同,也可以說是對所聽到的科學概念產生「誤解」。這對信仰的認知學習上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好比這裡關於拉撒路之死,暴露了馬大、馬利亞對耶穌基督祂此刻真正旨意的迷思概念:

(1)拉撒路「死了」,信仰上的真相是「睡了」,所以「死了」是迷思概念。

(2)「病不至於死」,是為了「彰顯神的榮耀」,這是主耶穌要傳達的真實信息。於是「病要得醫治」在此時就成為迷思概念。因為「彰顯神的榮耀」比「病得醫治」更重要。

(3)耶穌跟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是在告訴馬大:「我現在就能叫他復活!」,這時馬大的「相信末日才會復活」就是迷思概念。

(4)當耶穌說:「你們把石頭挪開」,是命令,不是建議。耶穌要叫拉撒路「復活」走出來,但是此時馬大信心不足,說:「他必定是臭了」又是個迷思概念。


我們在信仰上到底有多少迷思概念?從馬大忙著接待耶穌,卻被耶穌說:「馬利亞已經選擇上好的福份」,馬大就出現了信仰上的迷思概念。(以為很忙接待耶穌才是耶穌的期望)

信仰的迷思概念,對神旨意的誤解,一般容易發生在願意追求,卻又不夠用心的時候。於是耶穌在約翰福音中特別針對「信仰的迷思概念」逐一突破迷思。我們也當自省,今天對神的話到底相信多少?我們真的完全明白神的意思嗎?

若我們是當時的馬大,耶穌對我們說:「把石頭挪開」,我們聽見時的反應是什麼?會先「理性判斷」、「客觀分析」發現:「已經死了四天」,所以不可能改變什麼了,甚至要「阻止」神的命令,不想把石頭挪開,因為覺得:石頭內埋藏著絕望、埋藏著「神啊!祢若早在這裡,我的兄弟就不會死。」對神些許的不滿與抱怨。

信主之人的一生都在學習修正對神作為「似懂非懂」的迷思概念。修正的方法常常要藉著不被預期的「逆境」,來衝擊我們。願意成長的人會靠著聖靈去思考,這時神的話就來了,考驗著我們對神的相信程度。

因此,下次當耶穌又叫我們「把石頭挪開」時,記得:「想都不要想,就去挪開」,然後等候神的作為、什麼話都不用說,這時,我們的信仰迷思概念就消除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誰正坐下飲酒?是誰正在慌亂?(斯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