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最終章:約雅斤的抬頭、堅守自己所說的話的神(王下25章)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常在巴比倫王面前喫飯。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分、終身都是這樣。(王下 25:27-30)
這段寫在列王紀最後的一段,有點突兀,卻展現神堅定祂的旨意,且必然成就的深遠意涵。這段的主角是約雅斤,是猶大國亡國前的王之一,他的父親是約雅敬王,而他在十八歲登基,以三個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隨即被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擄去,接續他為王的是他的叔叔西底家,西底家也成為最後一為猶大的王。
以輩分而言,約雅斤的輩分最小,最後一位王西底家,還是約雅斤的叔叔,是約雅斤的長輩,約雅斤因此有「傳承大衛子孫」的意涵在內,他在被擄後三十七年突然被恩待,令人匪夷所思。唯一能解釋的原因是,「約雅斤是大衛的後裔」,因為這裡要彰顯神對大衛後裔所承諾的應許。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太 1:11-12)
這裡的耶穌的家譜,提到大衛,也提到「耶哥尼雅」,這裡的耶哥尼雅,就是約雅斤,後面又提到「所羅巴伯」,就是為了成就神對大衛子孫的應許,也成就了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子孫的預言。
約雅斤,因行惡被巴比倫王擄去,當王只有三個月。三十七年後,年紀約為五十五歲,非因他的任何善行,只因神要堅守祂自己所說的話,使敵人巴比倫王突然恩帶他。
令人想到我們在還是罪人的時候,神就為我們死,使我們可以靠祂的救贖得蒙拯救。跟我們有沒有善行、可不可愛沒有任何的關係,只在乎祂的憐憫。因此,我們只能照神的吩咐行事,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才是合理的。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 4:1-3)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