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代上5章)
瑪拿西半支派的人住在那地.從巴珊延到巴力黑們、示尼珥、與黑門山。他們的族長是以弗、.....都是大能的勇士、是有名的人、也是作族長的。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故此、以色列的 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的心、他們就把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直到今日還在那裏。(代上 5:23-26)
這裡記載約但河東兩個支派半的結局。流便、迦得、瑪拿西半個支派,在摩西時代,還沒過約但河與迦南七族爭戰時,看見河東之地,感覺「也不錯」,就要求要定居在河東,當下惹動摩西和其他百姓的誤會與不悅。(參民32章)。後來神雖同意他們在河東之地定居,但是男人要先過河去爭戰才行。
事實上,他們的男人也的確過河去爭戰,而且經歷將近七年的時間,等約書亞同意戰事完畢,他們才回約但河東邊的家鄉。試想:這七年的爭戰中,與家人音信全無,也沒有休假回家的機會,小孩都變成青少年、青少年都已步入中年,何等煎熬。這些日子,他們的孩子也沒有經歷過漲過兩岸的約但河,祭司憑信心腳踏入河水因而分開的震撼,也沒機會見識到父執輩對抗迦南七族時,驍勇善戰的身教。約但河東缺乏天然屏障,等同暴露在信仰危險之中。在屬靈的意義上,渡約但河是信仰更長進的歷程,停留在約但河東,代表著停滯不前、安於現狀的信仰。
之後甚至還發生不必要「證壇事件」的誤會,若是大家住在一起、敬拜在一起,這時還有需要再另立證壇嗎?當知道:遵行旨意的價值,就是在於免除許多不必要的信仰困擾。
果然,當北朝氣數已盡,神興起的亞述國侵門踏戶時,擋在門口的流便、迦得、瑪拿西半個支派優先被滅,正如軟弱、安於現狀的信徒在逼迫來臨時,首先被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被魔鬼擄去。
他們也曾經認真遵守信仰,他們也曾有許多勇士,但是炭火離開火源一久,必然冷卻、熄滅。雖然南北朝信仰也沒很好,但是離開火源的炭火,總是提早熄滅,使他們離了神的命令去拜偶像。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告訴我們「命令總歸就是愛」的真理,既是命令,遵守就對了。但是我們總喜歡問為什麼:「為什麼不能怎麼樣」、「為什麼一定要怎麼樣」。很多事情一時也無法都講清楚說明白,比較怕的是,當你知道「原來如此」時,通常已經來不及。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有人偏離這些、反去講虛浮的話.想要作教法師、卻不明白自己所講說的、所論定的。(提前 1:5-7)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