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人的族譜-專職工人的省思(代上6章)

利未的兒子是革順、哥轄、米拉利。(利 6:1)

本章提到利未人的族譜,以及他們依耶和華真神命令散居在各族之間的城鄉名稱。

利未人是誰?為什麼不能住在一起?為何散居在別的支派中?經上說:

那時耶和華將利未支派分別出來、抬耶和華的約櫃、又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他、奉他的名祝福、直到今日。所以利未人在他弟兄中無分無業、耶和華是他的產業、正如耶和華你神所應許他的。(申 10:8-9)

這是神對利未支派原始的命令,要他們在產業上「無分無業,耶和華是他的產業」,他們的身份是被「分別出來」的,職分是「抬耶和華的約櫃」「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利未人對比今日真教會的現況,就是專職事奉的傳道人,以及所有在總會、區辦事處的專職同工。

當自己進入總會之後,一開始曾用社會思維在檢視整個組織,自認為整個組織有許多可以調整的地方,特別是薪資結構,明顯跟不上社會。直到深入思考聖經真理後,更覺得利未人的生活所需,就是來自於由十二個支派提供的「十一奉獻」,也因為約瑟支派變成以法蓮、瑪拿西兩個支派,所以利未人所得按支派數的十一奉獻比例,應該領有一般人「十分之十二」的平均薪資,也就是應該要高於一般人的所得才對。

但人的邏輯常會陷入錯誤思維,服事神,只能用神的邏輯。

原來,我忽略了申命記中神的原始命令:「耶和華是他的產業」

擔任過真教會專職工人的「面試」工作之後,才知道面試時,都會問對方一句話:「你知道這專職事奉(或傳道者)其實是在事奉神,是當以報答神的心態來事奉嗎?」這句話,是在提醒準備接受專職事奉的人,「不要計較薪資所得」。若應試者沒有這樣的決心,這時還可以後悔不要加入。因為若要賺大錢,在社會中比較有機會。一旦成為專職工人,賺錢,已經不是工作的目的,唯一的目的是「報答神」。有誰要報答神時,還會斤斤計較神給的報酬是多還是少呢?

接了臺總行政處,也看見了教會的難處(經常奉獻的吃緊),令人重新思想聖經的真理:神對利未人要求的是什麼?重點是要能「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啊!至於其他的事,神祂自然會負責。

今天教會內許多人對於專職工人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使專職工人的屬靈地位有式微的跡象,也就是越來越瞧不起專職工人,這是教會的危機。好比在經文中也看到撒母耳這位大先知的族譜,身為以色列最後一為士師,百姓雖對他沒有意見,可使對他的兒子們有意見,並以此為藉口要另立新王。

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撒上 8:4-5)

撒母耳的兒子真的不太好,但是也不難看出這樣的批評,是出於過度檢視的結果。因為歷代志這裡還有記載撒母耳的子孫們,其實依然事奉著真神:

供職的人、和他們的子孫記在下面.哥轄的子孫中有歌唱的希幔、希幔是約珥的兒子、約珥是撒母耳的兒子....。(代上 6:33)

這裡歌唱的「希幔」,就是撒母耳的孫子,是值得感謝主的。今天我們是以何種態度在看神的專職工人?而身為神專職工人的我,是否有合乎神當初對專職工人的要求:盡心事奉、奉祂名祝福眾弟兄姊妹?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木柵靈恩佈道會協助心得2024.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