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離不棄的猶大城邑以色列人(代下10章)

以色列眾民見王不依從他們、就對王說:「我們與大衛有甚麼分兒呢?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罷!大衛家阿,自己顧自己罷!」於是,以色列眾人都回自己家裏去了。惟獨住在猶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羅波安仍作他們的王。(代下 10:16-17)

本章記載王國的分裂,分裂的原因,除了本章羅波安王「創新」的作法外,當然也是因為所羅門王犯罪、惹神憤怒之故。

人一但擁有指揮權、領導權時,一方面出於恐懼、一方面也是出於私慾,這時,有時候會想要用極權方式,來急速看到成果。古時揠苗助長的故事,就是不待稻苗依自然原理成長,想要用人為方式看到立竿見影的結果,因而刻意拔高稻苗,以為眼前的長高是真的長高,於是加速稻苗死亡。「威嚇」,常常是許多主管誤認為最好的管理方式。本章再次印證這觀念的錯誤。

但本章中有的特別之處,就是以色列十二支派有十個支派叛變,離開大衛家的王朝統治時,這裡特別記載:「惟獨住在猶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羅波安仍作他們的王。」

大衛家是神應許的正統王朝,神的命令也是「永遠為王」的家族,中間或許會有「意外」,但是神的應許不變。神的應許對於個人的部分,會因「個人」因素,例如:變質、悖道,因而失去個人原本應許的福氣。好比應許的聖靈,若不認真去求,或完全不去求,必然得不著。但是神的應許若是對於某個整體而言,卻是永不改變的,因為這關係到祂的救恩計畫。

羅波安王的愚昧是事實,但不能改變神對大衛家的應許。事實上,從此分裂出來的北朝以色列國,不但分裂出來,還「帶走」以色列這正統國名。南朝,因為只剩猶大支派與地業,以後就稱為「猶大國」。但是,北朝雖師出有名,也體貼民意,卻是違背真理的開始。

南朝猶大國,雖領導者一時糊塗,造成分裂,但是在敬拜神方面,仍堅守該有的命令。即使之後或有偏差、信仰擺盪,但是還算有在「掙扎」。北朝就不一樣了,耶羅波安王直接「創立」「新耶和華的信仰」,接著後面完全沒有一個好王。

有人因為教會一點點紛爭、不滿,就輕易離開真教會。沒錯,這教會的領導者,或其中事工人員,或有可責之處,但是卻仍是神的真教會,怎可輕易離開?標榜完全的愛心、以人為本、教會氣氛極為融洽熱情,這樣就能得救嗎?

日前一位筆者曾帶領來我們教會的未信者,他來一次就不再來了。他說:「我喜歡讀會安慰我的聖經經文,我不喜歡教會給的壓力。」這時,我只能回應:沒關係,一步一步來,願主繼續引領你。

讀到他的訊息,很令人感慨!信耶穌怎麼是在信感覺的?難道你辦簽證要出國,也要「令人舒服」才行,否則我就不要辦了?

猶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的堅持,值得我們深思。或許王表現的差強人意,但是神並沒有虧待我啊!教會氣氛不好,難道就不是真耶穌教會了嗎?得救真教會可以為了強調人本、而改變真理嗎?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木柵靈恩佈道會協助心得2024.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