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根基薄弱的羅波安(代下12章)

羅波安的國堅立、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代下 12:1)

以色列的諸王歷史,就是信徒的信仰借鏡,有如我們的各種不同的信仰樣態。因為我們有許多人,自己就是自己的王,不以神為王,因此為所欲為。即使外觀上,也是有讀經禱告事奉神,內心的國度還是自以為王。

羅波安王強盛只有三年,這強盛的三年,也許是因為被神管教,也就是將父親所羅門交給他的以色列國,直接丟失超過百分之八十,他當時痛定思痛之後,才短暫遵守神的命令一下。但是,「羅波安的國堅立、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殊為可惜。

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太 19:23-24)

這是在一位「少年財主」問耶穌如何得永生的問題之後,耶穌的感嘆。這位財主最後選擇不要耶穌的建議,原因是「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太 19:22)。財主,不都是指錢很多,有時是指很成功、人生勝利組、很有名、甚至是長得很美等。就像這裡的羅波安王,他離棄神的原因,竟是在「他強盛的時候」

回想我的一生,很享受現在神所給我的一切,因為「恰到好處」。論到學、經歷,曾擁有的職業、所賺得的產業,聽到的人,並不會抱以驚訝的眼神繼續追問,因為非常之平凡。有時我們難免會羨慕別人所擁有的,但是,擁有之後對我們的信仰,會是正面的幫助,還是負面的離棄神?神對所愛的人,往往不會放任他去追求世界的享受,總是會依祂的旨意、按當事人的信仰承受度,適時、適當地賞賜他。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 10:22)

當然,羅波安王的信仰承受度又比一般人更差,因為他的母親是外邦人,是難以給予純正信仰的教導、與信心生活的身教影響的。即使羅波安王也曾用自己的方式自強過,但總是脫離不了心靈深處,錯誤的信仰基礎價值觀影響,使他的信仰承受度輕易瓦解。

羅波安王自強、在耶路撒冷作王.他登基的時候年四十一歲、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華從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羅波安的母親名叫拿瑪、是亞捫人。(代下 12:13)

今天神給我們富足,我們仍能保有純正的信仰,要感謝主,因為祂所曾經給我們的環境,已建立我們足夠的信仰耐受度。若一直在磨練之中,也要感謝主,因為祂知道我們的信仰耐受度如何。祂是愛我,關懷我的需求。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誰正坐下飲酒?是誰正在慌亂?(斯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