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不知自卑之間(代下33章)
耶和華警戒瑪拿西和他的百姓、他們卻是不聽。所以耶和華使亞述王的將帥來攻擊他們、用鐃鉤鉤住瑪拿西、用銅鍊鎖住他、帶到巴比倫去。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且在他列祖的神面前極其自卑。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纔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代下 33:10-13)
瑪拿西王是南朝猶大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約五十五年之久。但是他卻用力做神所憤怒的一切事,致使神讓亞述國入侵,將他以銅鉤鉤住,帶到巴比倫。在急難中,他懂得懇求神,在神的面前極其自卑,神就允准他的祈求,使他再次回國,仍舊為王。
從歷史考究看來,他被銅鉤鉤住,擄到巴比倫時,年約六十二歲。回國到死亡的六十七歲,最後在位期間約五年。這最後的五年裡,是否已不再做惹動神憤怒的事?就不得而知。但是歷代志的作者特別記載他自卑的橋段,因為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教訓。
緊接著下一個王,亞們,他還是做惹動神憤怒的一切惡事。但是他自始自終都不知「自卑」,所以,他的結果如何?
亞們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瑪拿西所行的、祭祀事奉他父瑪拿西所雕刻的偶像。不在耶和華面前像他父瑪拿西自卑.這亞們所犯的罪、越犯越大。他的臣僕背叛、在宮裏殺了他。(代下 33:21-24)
不知自卑的亞們王,所犯的罪當然越犯越大,神看他是不可能會改了,直接收去他的生命,使他被臣僕所殺。死的時候,看起來約二十四歲,可悲!
耶穌所留下的榜樣,就是要我們得享安息,順利進天國。祂說祂心裡柔和謙卑,可見耶穌的一生,總是保持謙卑的心,專注於神所託付的使命。而這樣的謙卑、自卑的態度,就是身為神兒女的我們,所當保有的基本態度。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太 11:29)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 2:5-8)
我們應當效法主耶穌,一生懂得「柔和謙卑」、「虛己」、「自己卑微」,如此可以將靈命保持在聖潔、順服的安全範圍內,於是不會輕易犯罪。千萬不要等到犯錯了,被刑罰了,才懂得自卑。然而懂得自卑,還比不知自卑還好,因為也許神憐憫,讓犯了錯的我們可以像瑪拿西王一樣,蒙憐憫而回歸繼續當王。但犯罪後的自卑,也是要看神願不願意憐憫,因為神有絕對的主權。
本章中,這自卑與不知自卑之間,可以看到就是生與死的差別。一個人一生懂得時時保持自卑的心,將走在主耶穌得救的道路上;若持續自高自大,不知自卑,必然走向滅亡的結果。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