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禁食禱告-從以斯拉的克苦己心談起(拉8章)
那時我在亞哈瓦河邊宣告禁食、為要在我們神面前克苦己心、求他使我們和婦人孩子、並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我求王撥步兵馬兵、幫助我們抵擋路上的仇敵、本以為羞恥、因我曾對王說:「我們神施恩的手、必幫助一切尋求他的.但他的能力和忿怒、必攻擊一切離棄他的。」所以我們禁食祈求我們的神、他就應允了我們。(拉 8:21-22)
以斯拉從巴比倫起行了,帶著王的諭旨,還有王所歸還、贈送的金器銀器。根據記載,這一行的金子重約三點四公噸、銀子約二十四點五公噸,二十個金碗合計重約八點四公斤,可說是身懷鉅款在橫渡兩河流域。當時的政治環境非常危險,所以以斯拉不要求軍隊保護,真的是很冒險的事。
其實這一大隊人馬要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的各種敬拜事宜,申請波斯國王下詔派遣軍隊護衛並不為過。但是以斯拉有信心,他深覺得「你們號稱有神,但是卻要人的軍隊幫助」是很沒有信心的行為,於是毅然決然拒絕申請國家軍隊保護,為要將榮耀歸給神。
但是,信心的決定,絕不是成血氣之勇。於是他「宣吿禁食,為要在我們神面前刻苦己心」,求神讓他們平安,得平坦的道路。果然,神應允了他們,使他們手無寸鐵,卻身懷鉅款,一路上只有一般平民、婦人孩子,卻平安地橫渡廣大的曠野。
宣告禁食,不是逼神就範的作為,因為是要「克苦己心」。「克苦己心」有苦待,壓迫,降卑,虛己,受痛苦之意。如果禁食禱告後,神的旨意是要他去要求保護,相信以斯拉也會順服。因為克苦己心,是在神面前自卑,只尋求神的旨意,當然也在神面前求問,將我們所要的提到神前。「克苦己心」,絕不是逼神「順我心意」,而是要苦我的心,去順從神的旨意。例如:
主耶穌在揀選十二門徒,禱告到天亮: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和賣主的加略人猶大。(路 6:12-16)
耶穌徹夜禱告,我們都覺得神必然給祂超級陣容,個個有顯赫的背景才是。仔細一看,赫然發現有「賣主的加略人猶大」!怎麼會這樣?所以,你以為的禁食禱告是怎麼一回事?是逼神就範嗎?絕對不是。禁食禱告,是要尋求神的旨意,當然可以提出我們所求,但是要禱告到「接受神的安排」為止。
又如耶穌客西馬尼園的禱告: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 26:39)
這是耶穌三次在客西馬尼園裡的禱告,目的當然是要求神給祂力量面對苦刑,甚至是可以不要面對。但是,這三次之多,而且汗滴如大血點的禱告,換來的卻是神的沈默。耶穌還是順服了,祂禱告到最後,是接受神的安排,不再堅持己見。難道是耶穌禱告還不夠認真?還是我們認為禱告到神有改變才是「有功效」?
再看使徒保羅: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 12:8-9)
這是使徒保羅的禱告經驗。他不是保羅嗎?而且「三次求過主」,不是應該帶來美好的蒙恩見證嗎?結果呢?神的回應是:「我的恩點夠你用的」,意思是「不用再求了,就這樣,刺,我不拿掉。」如此,難道要質疑保羅的禱告沒有功效嗎?
再看神人摩西的禱告:
那時我懇求耶和華說:「主耶和華阿、你已將你的大力大能顯給僕人看、在天上、在地下、有甚麼神能像你行事、像你有大能的作為呢?求你容我過去、看約但河那邊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利巴嫩。」但耶和華因你們的緣故向我發怒、不應允我、對我說:「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申 3:23-26)
這是一百二十歲時的摩西,一個白髮斑皤的老人,最後的懇求。神的回應卻是:「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此時,真的是「克苦己心」啊!是從「心」接受神所給的「苦」。
禁食禱告,一定要有「克苦己心」的心理準備。克苦己心,不單是讓自己肉體受苦之意,更重要的是追尋神的旨意,接受神給我所不願意的結果,是接受苦果的心理準備。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