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后的省思(斯1章)
米母干在王和眾首領面前回答說:「王后瓦實提,這事不但得罪王,並且有害於王各省的臣民。因為王后這事必傳到眾婦人的耳中、說、:『亞哈隨魯王吩咐王后瓦實提到王面前,他卻不來。』他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今日波斯和瑪代的眾夫人聽見王后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樣行。從此必大開藐視和忿怒之端。(斯 1:16-18)
記得筆者還是學校導師,在處理學生犯錯問題時,常會聽到學生提這樣的問題:「別人也是這樣做,為甚麼只罰我、對我如此嚴格?」當學生會這樣說,表示當事人並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也是不知自我反省的反應。就跟這事件一樣,在主前四百多年的波斯帝國,當時大陣仗進行「廢后」的事件,乍看之下,原因只是因為亞哈隨魯王召見王后瓦實提,王后不願意依照王的命令前來,因此被「廢黜」。
對王后瓦實提而言,她可以這麼想:「我只是一次不照丈夫的意思去找他而已,我就被休了?你們大家評評理,我是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嗎?我又常常這樣嗎?為何對我如此嚴格?為何連一次機會也不給我?」好比丈夫叫妻子來見朋友一下,妻子不想遵從,然後就提離婚?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瓦實提的身份是「王后」啊!當時身為丈夫的亞哈隨魯王,也很慎重在處理此事,所以才會要七位大臣(常務會?董事會?)會商,最終得到一個「決議」,一致認為:茲事體大,因為影響全國的道德倫理價值觀,若不謹慎處理,會給全國做妻子的壞榜樣,「從此必大開藐視和忿怒之端」,因此必須做斷然處置才行。
對於今天教會而言,一樣的行為,但是身份不同,有人可以沒事,有人就必須接受斷然的處置,所考量的依據,是這事件對整體教會信仰影響力的嚴重性。好比若身為一般信徒,交往未信主的異性朋友,雖然不好,但是不致於會有什麼行政處置;但是若是宗教教育教員,若交往未信主的異性朋友,經由職務會決議,就是停職教員的工作,待問題改善再提職務會覆議。因為教員有榜樣的問題,孩子都在看,而且會這樣行的人,必然不會強調主內聯婚的真理,在真理的教導上必會有所保留,而有所偏頗。這時,身位教員的當事者,可以因此抗議為何對我這麼嚴格嗎?當然不行、也沒資格,因為職分的關係。
以這段歷史可以看見,即使是一個沒有信奉耶和華真神的波斯帝國,尚且如此嚴格看待有職分的人犯錯的問題,覺得王后對國王的輕蔑,必須嚴格處理。更何況關係到靈魂得救的真教會,這些教員、長執,甚至傳道者,具有信仰影響力的事工人員呢?當時波斯帝國都知道,這件事若不當作一回事來處理,將來問題會很大,因為全國為人妻的,「他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今日波斯和瑪代的眾夫人聽見王后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樣行。從此必大開藐視和忿怒之端。」
因此,如果我不希望被如此嚴格對待,那就辭掉目前具影響力的職分。若愛惜這神所賜的職分,就不要輕易違背規定,也要有智慧思考後續影響力的問題。
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喫也無損、喫也無益。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林前 8:8-9)
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林前 8:12)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