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底改作亞哈隨魯王的宰相(斯10章)
猶大人末底改作亞哈隨魯王的宰相,在猶大人中為大,得他眾弟兄的喜悅、為本族的人求好處、向他們說和平的話。(斯 10:3)
以斯帖記是聖經中,具有驚險劇情,一路峰迴路轉、驚心動魄的經卷,也是舊約聖經中最後的一部歷史書。整卷歷史的敘述中,雖完全不提「神」,卻處處可見神同在的蹤跡。因為當時已滅國的選民,面對哈曼掣籤,選定要滅猶大人如螻蟻,以哈曼的位高權重、相對於猶大人亡國奴的卑賤身份,這是場不對等的戰爭,是未戰而勝負已定的戰局。然而,若非神的完全主導情勢,猶大人如何在勝率為零的情況下,取得最後的全面勝利?
在這以斯帖記最終章中,雖只有三節經文,卻也看見神所重用的工人,在承受祂所賜職分時,所持有的應有基本事奉態度。
神所賜人的職分,有父母、師長、長執、傳道等等,皆是身負引導神的群羊,得以進入永生的職分。在承接的當下,我們是否知道該如何行,才能得神的真正喜悅?而不是像路加福音十六章的不義的管家,只是浪費主人的財物(神所賜的職分):
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路 16:1)
世人的「做自己」,就是浪費主人的財物,也就是對神所賜職分怠忽職守。當時,末底改不主動追求,卻承接了大波斯瑪代帝國的宰相職分,這時,他並沒有被這極為崇高尊貴的地位,所沖昏了頭,反而是如他還是守門的時候一樣,繼續遵照真理而行:「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 神同行。(彌 6:8)
末底改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當亞哈隨魯王聽讀史冊,想起尚未對末底改救王有功一事論功行賞時,他隨即命令哈曼依超級高規格的繞城,宣告末底改的君王般尊榮。但繞完城,只見聖經記載:「末底改仍回到朝門」(參 斯6:12)。末底改面對這些世俗尊榮的淡定、坦然,令人動容。
在本章最終章裡,記載末底改如何繼續成為我輩的榜樣:「得他眾弟兄的喜悅、為本族的人求好處、向他們說和平的話。」
這裡提到,末底改已然成為世界強國的宰相,但是他並不因此驕傲自高自大,反而因為他心中的真理,使他時時尊主為大,凡事都要得神喜悅。所以他秉公行義,敬神愛人,因而「得他眾弟兄的喜悅」;而且謹守職分,努力「為本族的人求好處」,不僅疼愛自己的同胞,且願意常常為同胞向神代求;基於神的愛,所以不用威嚇的態度展現崇高地位,反倒願意「向他們說和平話」,時時不忘造就同胞,願意讓大家因我得福。
今天,無論我們有麼樣的身份、或尊或卑,都是神給我們的職份。當思想末底改曾對王后以斯帖所說的話:
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裏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斯 4:13-14)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可見,凡事都有神的美好旨意,得到任何的屬靈職分,都不會是無意義的事。因此,要懂得珍視自己的身份、善用神所賜的職分、恩賜與機會,全心全力為主而活,按神的旨意過榮神益人的一生。
大衛說:「我作了甚麼呢?我來豈沒有緣故麼?」(撒上 17:29)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