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祢記念我(尼13章)【尼希米記最終章】

我的神阿、求你因這事記念我、不要塗抹我為神的殿、與其中的禮節、所行的善。(尼 13:14)

我吩咐利未人潔淨自己、來守城門、使安息日為聖。我的神阿、求你因這事記念我、照你的大慈愛憐恤我。(尼 13:22)

我又派百姓按定期獻柴、和初熟的土產。我的神阿、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尼 13:31)

當我們受差派去完成所託付的工時,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當完成了所託付的工時,我們又是如何對所做的工,在自己與神之間做了什麼樣的結尾?

尼希米這三次的「求主記念我」,乍看之下好像不斷在跟神邀功,但是實際上,這是「謹守遵行」的必要動作與心態。對於尼希米而言,每次他的「詢問主」,都代表他的謹慎小心,也可看出他不是個橫衝直撞的人,因為他時時在禱告神、詢問神。而且,「求主記念」,必須負一個風險,就是願意接受神「檢視」每一個流程、和每一分一秒的作工心態,是否有合乎神的規定?

我們在當學生時,要完成一件作品的過程中,總喜歡叫老師「不要看」,因為不敢保證每個環節都符合老師的期待、也許也「不願意」接受老師的指教與批評。試想:若一位學生立志要做出最好的作品,他又是個謹慎的人,擔心中間有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就會願意邀請老師「同在」,並願意請老師「時時指教」。如此,想必他必然是個「受教」的學生,因為他已打定主意接受老師「一切」可能的批評、指教。

但是,對於今日許多事工人員而言,習慣我行我素,且不喜歡接受批評、指教,做完了還會洋洋得意地說:「這是因為我當時懂得採取了什麼厲害的方法,才會這麼成功。」言談之間,強調自己的優秀,卻搶奪了神的榮耀,不歸榮耀給神,這樣的人,不會接受神的檢視,也「不敢」跟神提出「記念我」的要求。

其實,做聖工前、中、後,都要求神記念,一方面可以保證合乎神的旨意而完成,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我行我素的高傲態度出現。如詩篇:

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詩 90:17)

這是「神人摩西的祈禱」,最後的一句話。他先說:「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這是工作前的禱告,要神同工、求主鑒察;第二句禱告說:「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這是指所做的工已完成,卻不是鬆了一口氣,進入休息模式而已,而是「求主記念」,話語之中似乎也在求問主:「我這樣做可以嗎?祢喜歡嗎?」神與我們之間那樣的父子關係,常願意藉由各種方式回應祂的孩子。

今年(2025年)5月2日至13日奉聯總差派前往沙巴總會事奉,當一切完成時,筆者不是詢問大家是否滿意,而是學習尼希米時時求問神的榜樣,跟主禱告說:「主啊!這趟在沙巴總會的事奉,感謝祢看顧僕人從頭到尾都平安,願僕人所做的,蒙祢悅納。主啊!我這樣的事奉,祢高興嗎?阿們!」

結果,5月13日清晨,總會負責人們送我到亞庇機場搭機回台時,開車的執事說:「高執事!有彩虹誒!」我抬頭一看,神怕我沒看到,就讓它鋪張在正前方(我立刻拿起手機拍下來)。彩虹豈有一大早就出現的?即使有,也非常少見啊!這彩虹對學物理的我,意義重大!因為它代表著神對人的憐憫,也代表著天父真神祂笑容的回應。我的神、我的主是如此地可愛,竟對渺小如微塵的我,做了如此大陣仗的回應!感謝主的大愛!不住感謝!

我立刻被聖靈感動、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看那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圍着寶座、好像綠寶石。(啟 4:2-3)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木柵靈恩佈道會協助心得2024.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