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不嫉妒,你嫉妒惡人百事順利嗎?(伯10章)
你手所造的、你又欺壓、又藐視、卻光照惡人的計謀.這事你以為美麼?(伯 10:3)
本章約伯繼續傾吐他的心意,因為他的難題未解,他的靈裡充滿問號。特別是他自我檢視,真的是可圈可點,不自覺看向來關心他的三友,發現「你們有比我好嗎?」
原本這樣的偏見,不該發生在完全人約伯的心裡的,他必也不敢如此想,因為凡事神所不喜悅的,都是大罪。正如約瑟所說的:「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 神呢?」(出 39:9b),約瑟說這句話,可以看出約瑟絕不犯罪的原因,就是「凡事會得罪神的事,都是大罪,我怎能去做呢?」不是我覺得是不是罪,而是神所認為的罪,我都不敢去犯。
但是,我,約伯,這麼完美,卻如此悲慘。你們,沒有比我好,為何沒事?還可以大言不慚教訓我?或許這樣的話,約伯不敢說,但是,這樣的意念,卻悄悄地醞釀中。
愛的真諦中的第一條原則:「愛是不嫉妒」。嫉妒,是出於比較後的心靈產物,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人總是愛比較,當別人比我幸運、優秀、富裕、順利,甚至比我高、富、帥,或是白、富、美,心裡就酸酸的。但是另一種嫉妒更是可怕,是令人渾然無法自我察覺的,即使信仰追求的人也很難覺察,就是嫉妒惡人比我平安。嫉妒人家的好,容易發現是罪,但是嫉妒人的不好卻平安,卻不易覺察。
特別是自己認真追求信仰、自我要求甚高的人,更容易發生。尤其自己信仰所付出的努力,與目前的遭遇不能平衡時,又看到那些不努力的人,「平安無事」,就容易「妒火中燒」。
詩篇七十三篇是一篇針對這樣的情況治療的一帖妙方。這是大衛的宮廷樂團唱詩班的首席「亞薩」所寫的詩。他原本是不起眼的「敲鈸手」,敲著永遠上不了「主旋律」的樂器,是樂團中極卑微的角色。可說是當時一場敬拜的詩歌演奏完、唱完,沒有人會關注的人。但是他的認真,最後成為大衛王的首席。他走過卑微,也經歷榮耀,所以他寫下他的感動。他一開始說:
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詩 73:2-3)
當他開始出現嫉妒的心,忿忿不平神對這些惡人似乎沒有作為時,他來到神的殿中,跪下來,禱告。感謝神,神讓他看見祂的旨意:
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為難.等我進了 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詩 73:16-17)
當出現嫉妒的心,即使像約伯這樣的完全人,也很難抵擋。雖然犯罪對他而言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為他敬畏神。但是藉由人的話,漸進式地刺激,開始嫉妒那些沒有比我好,卻過得比我好的人。嫉妒的心,是靈魂的犯罪警報器所不易察覺的問題,因為嫉妒可以輕易地通過良心的偵測,甚至會認為這是對的、是真理,因此放任嫉妒發酵,最後成為自義的言行表現出來。
當嫉妒的心發生了,要學習亞薩,來到神前,謙卑跪下,讓聖靈引導我們,藉由聖靈所給的屬靈智慧,看見神的心,如同神讓亞薩明白:
人睡醒了怎樣看夢、主阿、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因而我心裏發酸、肺腑被刺.我這樣愚昧無知、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詩 73:20-22)
萬事,神都有神自己的打算,我們不必去跟神爭辯,也不需要去論斷沒有像我們一樣追求的人。更不需去嫉妒說:「主啊!他並有沒比我還愛祢啊,為何我沒有像他一樣,享有福氣?」要知道,每個人,在神面前都是獨特的,各人都要為自己各人的信仰負責,信仰是無法比較的,神對每個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有人領五千,有人二千、有人一千。領五千的,神的要求就是五千的回報。
愛是不嫉妒,心中有神的愛的人,就有神,因為神就是愛。心中有神,就會看見神,尊主為大,神說的算,神要我受苦、就受苦,不問為什麼;要我得尊榮,我就感謝主。人生或順、或逆,都感謝主。所以不用比較,人比人、氣死人。即使我們現在的處境,或許堪比約伯,但是約伯最後也是有歸榮耀給神,然後他就從苦境轉回,接著從信仰研究所,畢業了,感謝主!也許我們還在修這信仰的學分,還沒能畢業,那就耐心修吧!
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轉回、〔苦境原文作擄掠〕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伯 42:10)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