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有限、神的無限(伯24章)

全能者既定期罰惡、為何不使認識他的人看見那日子呢?(伯 24:1)

神的時候,往往不同於人的時候,當等不及時,就會發出類似約伯的納悶。約伯相信神的公義,但是對於神的執行時機感到些許不耐煩。

過去筆者還在地方教會時,總是會聽到一些人在質疑總會辦事效率不彰、做法值得商榷的談話,聽起來也有一定的道理,甚至不知不覺也加入「質疑」行列。及至進入台灣總會團隊,甚至成為主要決策的團隊成員之一,這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想得太天真了。因為決策內容是要面對全國各教會,所以各種情況都必須考量周全,還要經一定的會議、程序議決之後,才能正式進行與推動各項措施。

在今年第一次以「被質詢」的身份參加全國信徒代表大會時,對於有些代表不實的指控、污衊,心中雖不舒服,但是又想到聖經真理、教會最大利益,甚至關於這位代表,在我說明後將面對的處境,都只能忍下來。當然因此必須繼續背黑鍋,但是,在這段期間前往各地教會參與事奉,所得到的回饋,竟都是正面的肯定。

想起筆者過去還在學校服務時,經常被推選為教師會幹部,常常要跟學校行政「溝通」。行政同仁總是向我表達「非不為也、乃不能為也」的無奈,受限於法規、制度,很多想要做的,卻不能做,也不可以做;很多自覺不可以做,卻因上級要求,非得硬著頭皮做。但是筆者每次將這樣的訊息帶回教師會說明,非行政職的同仁常常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總認為這是他們推諉卸責之詞。原來許多人常常只有看到自己的權益,卻沒有用心放眼看見學生的權益。

2008年起,我再次「自願」成為學校行政,以教師會幹部身份,想親身感受行政的問題,這才知道行政人員的辛苦。接下來,這幾年媒體才逐漸披露出「各級學校行政逃難潮」的問題,凸顯行政人員的辛苦。

正如沒有牙痛經驗的人,總覺得牙齒硬邦邦,怎麼會痛?當痛過了,就知道箇中滋味了;不是台灣總會的成員,不容易清楚相關的行政流程,即使身為非行政職的總會負責人,常常在一起開會,也不見得都很清楚;不是學校的行政人員(校長、主任、組長)時,一樣無法理解所有的行政問題。因此,我們不是神,不知道神所考量的深度、廣度,所以也容易不解、不服。

雖然人的組織,不見得都完全是依法行政、合於真理,所以也不見得都值得我們完全地來信任。但是,關於信仰、面對神的作為,信靠神就對了。因為神不犯錯,神有神的時候,等候神就對了。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 55:8-9)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誰正坐下飲酒?是誰正在慌亂?(斯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