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的智慧與謙卑(伯26章)

看哪、這不過是 神工作的些微.我們所聽於他的是何等細微的聲音.他大能的雷聲誰能明透呢?(伯 26:14)

許多讀約伯記的人,不自覺也在幫約伯找受苦的答案,而不只是約伯的三友。找到最後,常常會以「約伯自義」結案,若這樣,整個方向可能就錯了。因為約伯接下來提出他對大自然的觀察,可以知道他智慧其實是異於常人的:

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伯 26:7)

約伯發現:地,是懸在虛空中的,事實上,地球真的漂浮在宇宙中,成為太陽系的一份子,繞著太陽以「無動力」狀態在「運動」。

將水包在密雲中、雲卻不破裂。(伯 26:8)

水蒸氣在上升之後,因高空壓力變小、溫度降低凝結,於是以液態的水滴「漂浮」在高空,形成了雲。雲中確實是水,尚未落下成雨之前,的確像包在雲中卻不破裂。

在水面的周圍劃出界限、直到光明黑暗的交界。(伯 26:10)

水面的界限,就是海邊。海有多大?約伯說,可以大到在「光明黑暗的交界」。何謂光明黑暗的交界?在約伯的時代,這可是大發現,因為約伯隱約提到地球是圓的概念,藉由轉動,有「光明黑暗的交界」移動著。

他以能力攪動大海、〔攪動或作平靜〕他藉知識打傷拉哈伯.(伯 26:12)

約伯應該看過海,到過海邊,但是在當時沒有任何文明的時代,他可思想到海的潮汐現象,使大海攪動。「拉哈伯」是古時候傳說中的海怪,雖然非常強大,但是也禁不起神所興起的大浪所打傷。

約伯的智慧真的是非常的深邃,他只是稍微提幾件他所觀察的現象,就可以知道他幾乎是科學家等級的智慧人。難怪他三個朋友的話,他早已想過,所以安慰不了他。但是他不以此自高自大,他所陳述的是事實,他也歸榮耀給神。

所以他說:「看哪、這不過是 神工作的些微.」也就是說,我看到的,只是神眾多偉大造作的「些微」,真得還有許多不明白之處。「我們所聽於他的是何等細微的聲音.他大能的雷聲誰能明透呢?」是在說約伯所能知道的,只是神藉著大自然所透露的細微聲音,相對於神雷聲般偉大的真正大能,若將一切智慧傾瀉而下,任何人都承擔不了,也明白不完。

事實上,科學昌明的今天,仍有許多的東西無法明白,真的在神的面前,只能像約伯一樣,選擇謙卑。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誰正坐下飲酒?是誰正在慌亂?(斯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