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戶,神說話前的鋪路者(伯32章)

那時有布西人、蘭族巴拉迦的兒子以利戶、向約伯發怒、因約伯自以為義、不以神為義。他又向約伯的三個朋友發怒、因為他們想不出回答的話來、仍以約伯為有罪。(伯 32:2-3)

本章橫空出世的以利戶是誰?這裡雖有交代他的背景,但是他的言論,卻是最合乎神旨意的。以利戶的言論之後,接著就是神在旋風中出現說話,所以可以這麼說:以利戶在約伯記中的地位,相似於新約的施洗約翰,是在神面前鋪路的。

以利戶在本章也顯出三個優點,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

一、不選邊站的說話態度

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也不奉承人。我不曉得奉承、若奉承、造我的主必快快除滅我。(伯 32:21-22)

當約伯為自己辯駁明明表現很好,卻又遭受苦難,因此定自己為義,卻暗指神的不公平。雖沒有離棄神,但是卻誤會神。至於約伯的三友,想不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就以自己的想法,定約伯有罪,心想:約伯一定是有犯什麼滔天大罪,要不然怎麼會遭受人家都不會遇到的苦難?

因此全卷可見:約伯以自己有義、朋友以約伯有罪。但是以利戶不為任何一邊站台,他只站在神這邊。我們常常會在爭辯中不自覺「選邊站」,但是屬神的人,特別是神的工人,只能站在神那邊。以利戶就是這樣的人。

二、尊重他人的發言態度

以利戶要與約伯說話、就等候他們、因為他們比自己年老。(伯 32:4)

以利戶實在聽不下去這四位「老人」的評論,因為完全歪樓、各說各話。但是他也沒在兩肇辯論中插嘴,因為他們比自己老,就安靜等候他們把話說完。

「傾聽」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動作,總是急著發言。古有明訓:「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告訴我們判斷一個人的依據:話很多的人,通常是急躁的人,容易莽撞、粗暴。話很少的人通常是深思熟慮的人。

但是,當他們都說不出來的時候,他還是要仗義執言,仗神的義說話。

三、勇於勸誡人的態度

約伯沒有向我爭辯、我也不用你們的話回答他。(伯 32:14)

以利戶看見雙方的盲點,雖然等候他們把話說完,也許也是在等候會不會出現「奇蹟」,也就是找到問題的解答,最後看來是沒有。

既然如此,他就說話,回歸真裡的教導,不循人的情面。

有時候,說真理的話,就會遭受圍攻,因為這是沒有真理的時代。但是要閉口不言嗎?神的靈激動我們的時候,可以不說話嗎?

耶和華阿、你曾勸導我、我也聽了你的勸導.你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我每逢講論的時候、就發出哀聲、我喊叫說、有強暴、和毀滅.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譏刺。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便心裏覺得似乎有燒着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 20:7-9)

耶利米先知在大家都對抗他的情況之下,一度想放棄,但是神的靈在他裡頭激動他,像骨頭內有燒著的火,快要爆炸,使他不能不說。

但是我想說的話,到底是出於情慾?還是出於聖靈?該怎麼分辨?唯一的辦法就是時時祈求聖靈充滿,讓聖靈在我們裡面做主,讓聖靈自己說話。

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或是我憑着自己說的。人憑着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他心裏沒有不義。(約 7:16-18)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誰正坐下飲酒?是誰正在慌亂?(斯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