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金冠冕的聯想(詩21篇)

耶和華阿、願你因自己的能力顯為至高.這樣、我們就唱詩、歌頌你的大能。(詩 21:13)

本首詩篇可能是與前一篇第二十篇為上、下篇,第二十篇為王準備出戰,王要百姓懂得為王祈禱,因為戰爭勝敗乃在乎耶和華;本篇第二十一篇為神果真聽百姓呼求,王凱旋歸來,因此王向百姓祝福,也向神發出感謝、頌讚的呼求。

本篇中的王,猶太人傳統上視為彌賽亞王,仇敵是魔鬼撒但。猶太人相信彌賽亞必得勝死權,魔鬼撒但必然潰敗。

人的一生都在爭戰,爭戰前要懂得求告神,不可因經驗逐漸豐富而輕敵。勝利了,不要忘記讚美感謝神,因為是神在爭戰,不是人。正如大衛作詩說: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耶和華阿、王必因你的能力歡喜.因你的救恩、他的快樂何其大。他心裏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嘗不應允。〔細拉〕(詩 21:1-2)

筆者每次讀詩篇,讀到〔細拉〕,心中總是有一股感動、激奮,總是會淚水盈眶,因為他常常代表的是停下腳步、思想。

你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詩 21:3)

聖經中提到的冠冕有兩種:一種是勝利的冠冕,原意是「花冠」;另一種是王冠,是純金打造的,如此處「精金的冠冕」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林前 9:25)

這是保羅勉勵我們要努力做成得救的工夫,就像運動員一樣努力,但是運動員爭得的冠冕是「花冠」,據說是「桂花冠」,這是會壞的,因為是植物。這樣的「冠冕」是努力來的,是「自取」的,主動權在人。就像人生的成就,其實只是「桂花冠」,是會腐朽的。人在,名在;人亡,名亡,沒有人會紀念,就像花冠最後枯萎、凋零、腐爛一樣。所以保羅勉勵要追求「不朽壞的」(原文此處後面不再提冠冕的字眼)。

不朽壞的,保羅其實指的是「金冠冕」,就是本篇「神所賜的」冠冕,主動權在神,跟人有沒有努力沒有絕對的關係。人努力,要加上神認同,神才會主動賜下「金冠冕」。自以為是的努力,非神所認同,是沒有金冠冕的。

記得筆者還沒退休前,有一位全校第一名的學生(國中生),拿著我批閱過的作業跟我說:「老師,為什麼我的作業只拿A?」。我說:「我覺得這份作業很好,但是紙張不是照我規定的規格,所以不能A+」。「但是我覺得我寫得很好耶!不能A+嗎?」學生回。我又說:「但是沒有照我的規定書寫,再好都不能A+,你懂嗎?」「為什麼你說的算?我的成績都是A+的,老師你不知道嗎?」學生又反駁說。我就說:「你是老師,還是我是老師?離開!」

這是許多人的縮影,忘了到底誰才是神?

令人想起啟示錄那二十四位長老,他們的謙卑,就值得效法:

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 4:9-11)

這二十四位長老的「金冠冕」不是「自取的」,而是「蒙賜下的」,主動權在神。然而,這二十四會長老將冠冕怎麼處理?他們願意為神摘下,俯伏在寶座前、將金冠冕放在神前,讚美神。

神賜下金冠冕,是神願意榮耀祂的僕人;但是蒙神榮耀的僕人,又自己摘下,「歸榮耀給神」。

大衛在本篇詩篇中,就是「摘下金冠冕」的動作,他說:「耶和華阿!願祢因自己的能力顯為至高。」他宣示,王得以戰勝,甚至得神將精金的冠冕戴上,能得尊榮、福杯滿溢,都是神能力的彰顯,才是真的值得頌讚的,不是我。至於我,我算什麼?只是得蒙神憐憫、不被計較而已,算不得什麼。那我能做什麼?「我們就唱詩、歌頌你的大能。」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誰正坐下飲酒?是誰正在慌亂?(斯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