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最終章-從風聞到面見神(伯42章)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自己或作我的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 42:5-6)
本章可說是全卷的最高潮,也是約伯記的主旨:「當過親眼見神的生活」。約伯在經歷最後真神一系列的引導之後,神最終沒有告訴他受苦的原因,但是約伯卻已經明白。原來這一連串的課程,並非偶然,而是早就預定好的課程。而約伯,就是要在這當下,成為眾多神兒女的教科書,為要教導我們:如何從風聞有神,進入到親眼見神的正確信仰生活。關於這樣信仰目標的解答,就在約伯說的話之中:「因此我厭惡自己、〔自己或作我的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是的!厭惡自己、深深懊悔舊我,才能真正見到神。
我們當常常自省:我信主多久了?真見過神嗎?還是一直停留在「風聞」的階段卻不願精進?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着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約 21:7)
何謂見神的面?原來,經歷神、感受神,都是見神的面的生活。生活中得見神的神蹟,就是見主的面。就像在約翰福音21章中,那一夜,門徒一整夜捕不到魚,卻在「陌生人」的指導下,下網,接著竟然拉不起來。這時敏感的門徒約翰說:「是主!」,並非說:「是魚!」因為這奇蹟太神奇,是神同在的明證,約翰確認真的是見到神了。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太 5:8)
這是主耶穌基督再次教導我們的,當過著「得見主面」的生活。因此,如何親眼見神?那就要懂得清心(pure in heart)。清心,就是心中無雜質,心裡單純,於是連「自我」都清掉了、沒有了,完全捨己。就像約伯,當他懂得發自內心「厭惡自己」時,此時必然捨己,也會對過去自己的無知感到懊悔,藉由這樣的懊悔,再次強調厭惡自己的意念。
因此,當人捨不了己,就永遠見不到神。對自己的表現一直洋洋得意的人,將永遠停留在對神「風聞」的階段,進不了信仰最深的一層,就是「親眼見神」。所以,當時時捫心自問:我親眼見神了嗎?我有否過著天天有主同行的生活?
學習約伯,不再專注在所失去的,轉而只看見神,並且有呼應「捨己」的真實行動,也就是去為指責過他的朋友向神禱告。當他願意放下憤怒、以行動展現「無我」的決心時,神就使他從苦境轉回,而且加倍賞賜。
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轉回、〔苦境原文作擄掠〕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伯 42:10)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