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小時候、阿爸常說的經文(詩37篇)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他終日恩待人、借給人.他的後裔也蒙福。(詩 37:25-26)

這段經文依稀是筆者家父,在我小時候,類似「家庭祭壇」的情境下,所時常提到的經文。家父總是行走間、生活中在我們做孩子的面前「背誦」出來。因為常常提,讓我也不自覺背了起來。家父的意思是「做人,不是以讀到高學歷、獲得高職位、或是走入高收入行業為目標,因為這樣的結果,不能保證他的『後裔』能保持富足的生活。真正能保持後裔富足、衣食無虞,就是要成為『義人』,讓神福氣恩典持續同在」。

是的!經上說: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裏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犢、羊羔、都必蒙福。(申 28:1-4)。其中的「身所生的」,就是指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是義人的後裔。因為可以如此讓「福必追隨你」的人,就是那些「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也就是「義人」。

正如距今三千五百年前左右、族長時期的古聖徒之一,以撒,當他遇到饑荒,四周民族苦無對策時,神「獨愛他」,向他顯現,吿訴他不必大費周章,以遷徙來躲避饑荒,要他「不要下埃及去」(創 26:2),留在原地就可以。以撒真的聽神的命令,結果神讓他在饑荒之地,竟然可以有百倍收成:

以撒在那地耕種、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耶和華賜福給他。他就昌大、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戶。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許多僕人.非利士人就嫉妒他。(創 26:12-14)

這裡可以看見神如何祝福他?神讓他的財產多到「非利士人就嫉妒他」的程度。非利士人是他的鄰居民族,神選擇不眷顧他們,單單眷顧你「以撒」。為什麼?因為神說:

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創 26:5)

看到了嗎?「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神好像在說:「我必照顧你,因為你爸爸亞伯拉罕是義人」。而且這時他父親亞伯拉罕已蒙主召回,不在人世。事實證明,以撒後來真的成為極富有的族長。

如今,這樣的經文總是縈繞在我耳中,我也以此教導我的孩子、孫子們:書雖然要認真唸、工作還是要認真做,但是最基本的「謹守遵行」神的命令一定要堅持。為了謹守遵行神的命令,一定要堅持「每日讀經」,每天看清楚神的命令,謹記在心、切實遵行,努力成為神眼中的義人。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裏所求的賜給你。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詩 37:3-5)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昔日古列下詔、今日天母教會(拉1章)

誰正坐下飲酒?是誰正在慌亂?(斯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