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這詩、交與伶長(詩51篇)
〔大衛與拔示巴同室以後、先知拿單來見他.他作這詩、交與伶長。〕 神阿、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詩 51:1)
詩篇中很多用小字體寫著:「大衛的詩交與伶長」。這裡的伶長是誰?在什麼地方?做些什麼事?在希伯來人古代社會中有所謂的伶人,但他們是奏樂器、唱歌而不演戲。在聖經上所提到的是為神奏樂唱歌讚美神,而不為人作樂、娛樂。由字面上的意思可知「伶長」是那些奏樂器或唱歌的一群人的班長、首領。現在又可稱為:「指揮」,不但指揮歌唱奏樂器,還負責有關的事務。伶長:英文譯為The Chief Musician,日文為「聖歌隊的指揮者」。詩篇以外(尼十二46;哈三19)記著:「歌唱的伶長」。呂振中譯本為「歌唱班長」,指著專管或指揮歌唱的,也管奏樂。(摘自真耶穌教會聖樂網/聖樂花園/伶長)
這篇是大衛犯下滔天大罪後,因恐懼、軟弱,被罪惡蒙蔽心眼時,想盡辦法要掩飾罪惡,甚至不惜借刀殺人,使他忠心的僕人因他的罪惡失去寶貴的生命。當犯下姦淫、殺害忠臣之後,罪並沒有放過他,使他沒有馬上從罪中醒悟過來。罪的問題不解決,直接的感受,就是神不在同在:
神阿、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正直或作堅定〕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詩 51:10-11)
這段經文提到「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祢的面」,可見,因為罪的緣故,神「已丟棄他」,他已經發現他的禱告不再蒙垂聽,那位原本與他形影不離、如密友般的神,已從他的生命中消失許久(有資料說一年左右)。或許是因為犯了罪,他反而更不敢跪下來禱告,因為明白自己是有重罪的,而神是聖潔、忌邪的。罪,使人與神的關係破裂,因而遠離真神。
他最後能醒悟,其實是憑藉著「外力」,不是自己的力量。是神「主動」感動拿單先知,委婉的用故事指出他的罪。若不是出於神的憐憫,神大可以直接放棄他,不要理他了。若不是神主動,他無法醒悟過來。
我們常會為罪惡的人心懷不平,覺得他們犯了滔天大罪,竟然還可以大搖大擺、囂張度日。其實,他們才是最可憐的,因為已被神直接放棄。如亞薩的詩中:
看哪、這就是惡人.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為難。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他們被驚恐滅盡了。人睡醒了怎樣看夢、主阿、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詩 73:12-20)
神要拿單先知對大衛王傳警告,但是拿單先知還得需要「拐彎抹角」來編故事告訴大衛王,可見,大衛因為罪惡蒙蔽,已經變成了昏庸的君王。這使拿單先知必須審慎評估,認為若明講,將有殺身之虞。還好,大衛最後願意接受這樣的指責。
大衛的悔罪程度,實在是令人動容!因為「他作這詩,交與伶長」。
總會負責人會,曾經處理一位做錯事的傳道工人,請他到大家面前自白,為要幫助他走出迷濛,重新成為神重要的工人。但是他在承認錯誤自白時,竟避重就輕,對於總會負責人事先已掌握的很多確實犯錯資訊,他卻唐塞說:我不知道這麼嚴重、我不知道會影響這麼大、我不清楚、我不明白規定....。在他自白與回應問題的當下,使筆者想起了大衛王。雖然大衛犯的罪的確嚴重多了,但是大衛卻願意誠實面對,一五一十交代清楚,甚至用他原本善於寫詩作曲的恩賜,專於述說自己的罪,讓全國上下人民吟唱。真的很不容易!
人若不認為自己有罪,就不會真正徹底認罪。大衛的作詩,交與伶長、約拿在【約拿書】中詳細撰寫他違背神的命令逃往他施、正像一個被慣壞的小孩一樣亂發脾氣的經過,完完整整、鉅細靡遺地寫下,供後世千千萬萬人誦讀。即使今日宗教教育課,兒童吟唱著「我-真-不願意做個約-拿-,被一條大魚吞下....」,約拿仍是願意讓人述說自己的軟弱,不怕因著這樣的敘述,損及他先知的名譽。
今天是個不認罪的時代,有許多人,無論是社會上的名人、還是教會中神的工人,難免陷入沽名釣譽,死不認錯的窠臼。但是,他們為了政治生命,寧可賭上屬靈生命,不惜犧牲真正的生命,耶穌提醒:人還能拿什麼換回永生呢?值得深思。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政治生命)、〔生命或作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屬靈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名譽聲譽)、必救了生命(屬靈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屬靈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永生生命)呢?(可 8:35-37)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