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基甸士師側寫(士六至九章)

 士師基甸,約是主前一千三百年前的神的工人,興起是為了要對抗壓迫以色列人的米甸人。當時米甸人像蝗蟲一般,只要以色列人有收成,就會被洗劫一空,連牲畜都不放過。當然以色列人會遭遇此事,是因他們拜外邦偶像巴力與亞舍拉之故。

說到基甸,看著吳明真長老所著的「士師記講義」,看見了不一樣的基甸。

長老用一句話來形容:「人生像一場球賽,打好上半場,還不如好好打好下半場。」事實真的如此,上半場大勝,容易產生驕傲的心,失去警醒,還不如上半場陷入苦戰的一方,心生警惕,痛定思痛,下半場來個絕地大反攻,至終反敗為勝!

基甸卻是那位只打好上半場的例子。

基甸用膽小謹慎來說明他實不為過。很多動作都是在「夜間」完成,包括打大麥、驗證神、砍偶像、毀祭壇等。當神的靈臨到了他,他已產生勇敢的心,但卻仍不忘要再跟神確認「是否同在」,找尋過往習慣膽卻的感覺。

我們受聖靈後,聖靈已經帶來力量和拒絕誘惑的心志,但是有時軟弱的肉體還是存在。人卻往往習慣「回頭」去追尋以往的軟弱,像豬洗淨後又回泥裡去滾一樣。

當然,基甸最後以三百人勝過米甸、亞瑪力人的聯軍十三萬五千人,而且武器只是:角、空瓶、火把。注意到了嗎?沒有刀,但這卻是漂亮的「上半場」!

接下來的「下半場」如何?

以色列人擁護他成為領導,口雖說「我不管理你們,我兒子也不管理你們,唯有耶和華管理你們。」但卻過著有如國王的生活:製作黃金以弗得,陷以色列民於網羅、坐擁有許多妻妾,生了七十個兒子,又和婢女生了亞比米勒(意即「他爸爸是國王」),種下以色列內亂的殺機。

上半場的種種跡象,已經預告下半場的驕傲與放縱:三百人吹角時要戰士喊「耶和華和基甸」(原文沒有「的刀」),為何將自己的名和真神並列?神只選三百人,明說沒選到的不可去,為何又找人去邀以法蓮族?只因以法蓮族是強勢?為當領袖鋪路?又去尋求毘努伊勒人與疏割人幫忙,人家不幫就給人顏色瞧?甚至殺了毘努伊勒人,他們不是同胞嗎?為何對強勢的以法蓮就低聲下氣,對弱勢的疏割與毘努伊勒就壓迫?

這些已顯露出當領袖的霸氣與傲氣,加上可怕的阿諛奉承、欺負弱勢。

果然,從婢女生的亞比米勒耳濡目染之下,在基甸死後,自立為王,殺了基甸的七十個兒子,只剩約坦一人。

「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化!」似乎是不變的道理。這樣的權力沒有大小之分,只在於當事人能不能「負荷」。有人身為小小的組長已經足以讓他承受不住腐化,但是也有人身居要職卻仍舊忠心!當一個人完全「被聖靈充滿」,而且願意完全放棄過往的膽怯、驕傲、情慾,相信再高的職位都不會使他受影響腐化,因他因聖靈充滿而「無我」,我都死了如何驕傲?

耶穌在馬太福音廿五章說到的「十個童女」的比喻,就是在告訴我們:十個童女「都有燈」,燈「都會亮」,只是聰明與愚拙之分在於「會不會」預備油在器皿。

都有燈,燈都會亮,表示有受聖靈。預備油在器皿,就是「有空間就要充滿油」的意思,也就是被聖靈充滿。聖靈沒充滿,是極度危險的!因為大家以為他有聖靈,差派工作給他,但是因為沒充滿,自我仍在,於是無法負荷,驕傲自大、濫權放縱,給魔鬼留地步,最後靈命因「接聖工」加速死亡。

(寫於最近,一位傳道工人跌倒革職,有感而發,並深深省思。)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木柵靈恩佈道會協助心得2024.4.16-21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讀經心得】真神因亞伯拉罕,賜福給兒子以撒(創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