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空手朝見神(申16章)

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 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卻不可空手朝見.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 神所賜的福分、奉獻禮物。(申 16:16-17)

這裡提到古時候的以色列人被神命令一年要三次到耶路撒冷聖殿朝見神,在聖殿未出現之前,要在「神所選擇的地方」,或稱為「立我名的地方」,朝見神,而且不可以兩手空空。

去聖殿,可以說是今天的去教會聚會,也可以說是每次跪下來,奉主耶穌聖名的禱告。去聖殿的目的就是為了「朝見神」。「朝見」一詞是古時候「面見皇帝」的用語,所以「朝見」,不會用在朋友見面、或是見父母的面(朝見朋友?朝見父母?)。所以首先這朝見一詞,就值得我們反思:我以什麼態度跪下來向神禱告?我又以什麼態度去教會聚會敬拜神?

關於禱告,主說要用心靈誠實,所以禱告態度一定要虔誠。有時會聽到有人蒙恩見證說他跟神禱告時很輕鬆、很隨便,不知他們想表達什麼?但是經上說禱告要有「朝見神」的心態,必須恭敬。

關於聚會,既然是朝見神,穿著就不可隨便。雖然說外貌無關乎信仰,但是卻關乎「心態」(心靈誠實)。若有朋友找你,穿著隨便、蓬頭散髮、滿臉鬍渣,基本上就是對你沒有絲毫的尊敬之心。所以來教會聚會敬拜神,若穿著拖鞋、短褲、短裙、露肩、露背、衣服上有不雅的字等,一方面使來聚會的人感受到你的輕蔑之外,另一方面本身必然沒有朝見神的虔誠心態。

再來提到的就是「不可空手朝見」。「不可空手」除了當時候摩西律法所規範要準備獻祭用的各樣祭牲外,對今天的我們而言也有「準備心」的意思。讓我們反思:我們要跪下禱告時,有沒有「預備心」?要去聚會,有沒有「預備心」?

舉例來說:聖餐禮,現在教會嚴格要求:若沒有來教會一起聽聖餐禮道理的,不得事後補領聖餐。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預備心的問題。因為匆匆忙忙的人,不可能有時間預備心。

正如今天要去見一位重要的人物,我們不會「臨時起意、突然前往」,我們一定會做規劃,越重要的人、規劃會越仔細。我們會去思考要什麼時間拜訪比較好?現在去他會不會不方便?該準備什麼禮物是他最喜歡又不失禮的?我要穿哪一件衣服比較好?帶誰跟我一起去是他最期待的?我要講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我要記得不可以說?等等。若我們今天可以像這樣用心,依此類推在禱告、聚會的事情上做準備,我們就可以知道如何「不空手朝見神」了。

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約 8:29)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木柵靈恩佈道會協助心得2024.4.16-21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讀經心得】真神因亞伯拉罕,賜福給兒子以撒(創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