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所劃定的應許之地的聯想(民34章)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迦南地、就是歸你們為業的迦南四境之地。南角要從尋的曠野、貼着以東的邊界、南界要從鹽海東頭起、........」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說:「這地就是耶和華吩咐拈鬮給九個半支派承受為業的.」(民 34:1-13)

神劃定的疆界,清楚敘明,這應許之地要拈鬮分給九個半支派。過約但河後的這些地,雖然是神分配,但是仍需靠爭戰去獲得,並不是準備好行李「直接入住」。事實上,後來版圖因爭戰結果有所變動之外,最後以色列人這九個半支派並非完全照神的期望得地,因為留下迦南七族未完全消滅,而且還有許多未得之地,直到元帥約書亞已經老了。

約書亞年紀老邁、耶和華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還有許多未得之地、就是非利士人的全境、和基述人的全地.......」(書 13:1-2)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你們列祖的 神所賜給你們的地、你們耽延不去得、要到幾時呢?(書 18:3)

約書亞此時已經年紀老邁,神並不健忘,再次「追討」約書亞的成果。但是神也知道約書亞年紀老邁,所以指示他將地分出去,讓大家群策群力完成。最後約書亞真的按著神的命令將地分出去了,可是直到士師時代,以色列人並沒有達成神的要求。士師記第一章「條列」各支派沒趕出的迦南種族名稱(好像在算帳):

及至以色列強盛了、就使迦南人作苦工、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蓮中間........。(士 1:28-29)

我們常會為自己訂「自以為是」的「事奉深度與廣度」,覺得這樣就夠了,殊不知,神為每個人訂的標準都不盡相同,而且「都有」訂標準,並不是「隨意」就可以進天國。正如在馬太福音廿五章關於末日的三個比喻中,那個「領五千、二千、一千」的比喻裡,就是在提醒我們:有人領了五千的恩賜與能力,所對應的「應許之地」的疆界就是要去賺五千;領二千的人,就是要去爭戰,趕出如迦南七族般的魔鬼所佔領與轄制的人心,將二千般價值的應許之地奪回。比喻中,最後有達成目標的領五千、二千的僕人,被神讚賞、前往領獎。那位領一千的,有如到了士師時代還沒有完成任務的以色列人,最後被責備,甚至丟在黑暗中哀哭切齒。所以,當時沒完成任務的以色列民,被神責備:

耶和華的使者從吉甲上到波金、對以色列人說:「我使你們從埃及上來、領你們到我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我又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你們竟沒有聽從我的話.為何這樣行呢?因此我又說、我必不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網羅。」耶和華的使者、向以色列眾人說這話的時候、百姓就放聲而哭。(士 2:1-4)

當時以色列人還懂得放聲大哭,那我們呢?

想起自己退休前也曾如當時以色列人的怠惰與軟弱,覺得目前的事奉「可以了」,卻沒有問神:「這樣做足夠了嗎?」退休至今已四年半,看著神所給的任務,深深感覺:我的「未得之地」好像有點多,好像還有許多爭戰還在等我,還有好多迦南七族沒有徹底清除。

也許,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責任區域有多大,有人自己猜說:「我應該是那領二千的」。真的嗎?如果神的設定是「領一萬的」,這時我們只完成價值二千的任務,然後「心滿意足」等進天國,結果神說:你的功課沒做完誒?然後生命已到終點........。

有時神可能給我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祂也會如同幫助當時老邁的約書亞,興起工人來幫忙,這時,我們有看見「好同工」嗎?有看見神所給的接班者嗎?我們願意信賴主應許中的後起之秀嗎?

By Isaiah kao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木柵靈恩佈道會協助心得2024.4.16-21

家,就是一定要回去的地方(來十一)

【讀經心得】真神因亞伯拉罕,賜福給兒子以撒(創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