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黃金以弗得」(士8章)
基甸所要出來的金耳環、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還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環、耳墜、和所穿的紫色衣服、並駱駝項上的金鍊子。基甸以此製造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本城俄弗拉.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士 8:26-27)
基甸所用的黃金折合今日的重量約二十多公斤重,做成了祭司求問用的背心,目的應該是要以色列民時時「求問神」,就像這次神的使者顯現,奉真神的命揀選大能的勇士基甸出來,贏得了這場不可能的戰爭。
但是,「二十多公斤重」,是給祭司穿的嗎?當然不是,是展示用的,所以「設立在本城俄弗拉」。這俄弗拉城,就是最初使者向基甸顯現的地方,算是一種紀念。但是,最後卻成為偶像般的用品,使以色列人行了邪淫。
做完主工,只求主記念,自己可以不要再提,不用一直講,更不需立紀念碑。
要引領教會信徒發起熱心、要廣泛傳福音引人歸真,有時我們會流於「黃金以弗得」的迷思:雖然製作的是敬拜神、求問神的以弗得,但是卻想要比別人更貴重、更美、要更能吸引目光。要知道,原本的以弗得質料是布的,顏色是藍的,代表屬天。
他們要拿金線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並撚的細麻、用巧匠的手工作以弗得。以弗得當有兩條肩帶、接上兩頭、使他相連。(出 28:6-7)
以弗得,其實有一定的樣式,必須要照神的命令為之,不可未經神的命令私自製作。「黃金以弗得」,表面上是敬拜耶和華真神,但黃金的材質,讓人不免懷疑基甸的內心。
另外,基甸雖然婉拒當王,但是本章似乎也敘述基甸軟弱的一面。因為他有許多妻妾、七十個兒子,儼然是君王的生活與排場。聖經這裡特別記載他有一個「妾」,孩子叫做「亞比米勒」,查了一下資料,原來「亞比米勒」是「我爸爸是君王」的意思,不知是妾取的名字,還是基甸自己取的?好像今天把自己的孩子取名時,名字的意思是「我爸爸是長老」、「我爸爸是執事」,表面上拒絕王的稱呼,內心卻不斷以王自稱?
「大能的勇士」是原本神給基甸的定義,因為神的工人被揀選時必然有神看中的特質與美好旨意。但是,人在經歷知名度摧殘之後,靈命是否仍能屹立不搖?這真是所有主所愛的工人們,所當謹慎警醒的。
凡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着的、就沒有 神.常守這教訓的、就有父又有子。(約貳 9)
其實,今天「黃金以弗得」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但是以弗得,還要超越以弗得,是「黃金以弗得」,也就是強調:龐大經費預算、足夠金碧輝煌、場面空前浩大、必須眾所矚目的事奉工程,但真的是神所喜悅的嗎?是神所吩咐、合乎真理範疇的嗎?確定不是高舉某人嗎?更重要的,神真的同在嗎?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 17:9-10)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