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與萬民有所分別的人(利20章)
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20:26) 話說以色列人將來要進入迦南地,摩西轉述真神的許多規定,特別強調不要效法迦南原住民,好比在本章提到許多感覺「不堪入目」的淫亂生活敘述,對於我們這些習慣在聖經真理中度日的人來講,似乎難以接受,但是這裡為何還是要詳細寫下來?因為這些都是迦南七族的真實狀況。 事實上,當以色列新的一代後來真的過了約旦河,進入了迦南地,一開始真的很努力將迦南七族逐一剿滅,但是後來也累了、懶散了、心動搖了,就像我們沒有對於信仰生活認真去堅持一樣,到最後沒有完全除淨。 這後來成為造成「士師記」的惡性循環原因,因為學習了迦南地外族的惡習,出現了:惹神忿怒,被神懲罰,呼求神,然後再被拯救的惡性循環。其中的原因,是因為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四十年來,習慣畜牧的生活,對於接下來要過的農業生活沒有概念,但是他們卻不懂得去求問神,竟從當地習俗去學習,這其中難免學到了祭祀的拜偶像習慣,例如:原來要這樣拜才會豐收。於是惹神的憤怒。 聖經說:貪心就是拜偶像,也就是今天的我們也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有拜偶像的情事發生,就因為「貪」。凡事只要出現了貪心,就會悖離真理。當心存知足,加上了敬虔的心,也就是神給我什麼,我就接受什麼,不要再想要無限上綱的豐收,人一旦出現貪,就會想要用自己的方式,不照神的規矩。 在世俗中,好比身為使用電腦的作業員,即使是信徒,想要讓電腦不要當機影響效率,卻學習不知哪來的風俗:放乖乖,而且還要綠色的?不知不覺就受到異教風俗的影響。 又好比教會的事工,為了達到世俗觀念中的「績效」,竟然想要學習「外教會」的做法,而不是好好跪下來跟神求。 當時士師時代,百姓就是因為要開始學農耕的生活,但卻不去遵照神的律法中關於農耕的規定(其實規定已經很詳細),反而去學迦南人的做法,於是也加上了拜偶像的動作。 神要我們凡事回歸真理,這就是「分別」的真正意義。有了分別,就是聖潔,不僅在男女之間合神規範的性行為之外,也包含守安息日、十一奉獻、主內聯婚主前完婚等,這些都是「聖潔」,只要 「與萬民有分別」 ,就是聖潔。因此若教會社會化、世俗化,或是自己跟者世俗脈動在走,都該警覺到已經沒有分別,更別提聖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