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4的文章

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力量也如何的迦勒(書14章)

  「迦勒」這些年常被各教會用來作為長青團契的契名,所以有「迦勒團契」的稱呼。為何迦勒這個名字能得到許多長者的喜愛?就是因為迦勒在約書亞記十四章裡說過的這一段話: 那時,猶大人來到吉甲見約書亞,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對約書亞說:「耶和華在加低斯‧巴尼亞指著 我與你 對神人摩西所說的話,你都知道了。 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從加低斯‧巴尼亞打發我窺探這地,那時我正四十歲;我按著心意回報他。 然而,同我上去的眾弟兄使百姓的心消化;但我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神。 當日摩西起誓說:『你腳所踏之地定要歸你和你的子孫永遠為業,因為你專心跟從耶和華-我的神。』 自從耶和華對摩西說這話的時候,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使我存活這四十五年;其間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 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 , 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 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 。 求你將耶和華那日應許我的這山地給我;那裏有 亞衲族人 ,並寬大堅固的城,你也曾聽見了。或者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書 14:6-12) 這段記載兩個老人:迦勒與約書亞話當年。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八十五、九十二歲的兩個阿公,談到當時在摩西時代,那些神曾對他們兩位好同工說過的話。想必這時的他們一定神采飛揚、眼神發亮! 有一種老,叫做「自己覺得老」,所以即使才五十歲,有人就已心灰意冷、毫無鬥志;相反的,有人雖然已經一百歲了,還可以擔任安息日領會工作!很羨慕能一輩子有迦勒一般的心志,就像當時的約書亞一樣,不因越老越頑固或自暴自棄,反而能在心志上永遠年輕! 八十五歲的迦勒,除了心態永遠年輕以外,他還勇於挑戰,抓住神曾給他的應許,知道神必使他戰勝當時看到的巨人族「亞納族人」,堅信神的話必不落空,因為他知道這一路走來,靠的都是神的力量與同在,絕不是因為當年的年輕力壯。所以他總不以身體的現況為考量。 當我們面對事工與承擔時,若第一個考量的,永遠就是「我現有的條件」,如:能力、體力、智力、心力,那我們一輩子永遠不會是「迦勒與約書亞」,因為現實是殘酷的,只有神是永遠不變的!正如列王紀下四章中,神人以利沙要寡婦:借空瓶,「不可少借」。因為空瓶就是「願做的心」,也是時間、生命。空瓶有限,但代表聖靈的油,無限!空瓶有多少個,就裝滿多少瓶的油! 一個人要能夠「那時的力量如何,現在力量也如何」,就是要能超越...

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書13章)

記得多年以前,在台灣總會遇到一位長輩,他用堅定的眼神跟我說:「再來真耶穌教會,就要靠你們這一代了!」,一時之間只覺得「怎麼可能?您可是某某某誒!」,但是接下來,也慢慢有一種「準備承擔」的傳承心態出現,因為意識到許多客觀因素的陸續浮現。多年以後,這些環境客觀因素正式提醒我們:「準備交棒!」但是,就如同摩西與約書亞一樣,神國裡的交棒,其實也是一種信仰的承擔!約書亞記十三章裡這麼說: 約書亞年紀老邁,耶和華對他說:「 你年紀老邁了,還有許多未得之地 ,就是非利士人的全境和基述人的全地。(書 13:1-2) 神跟約書亞所說的話裡面,可以看出神「知道」約書亞老邁的事實。但是神國的工,還沒完成啊!神肯定約書亞一生的盡心盡力,所以並沒有強求年紀老邁的他繼續奔跑下去。但是,神交代了關於交棒前,應有的前置作業: 山地的一切居民,從黎巴嫩直到米斯利弗‧瑪音,就是所有的西頓人,我必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他們去。 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 ,將這地 拈鬮分給 以色列人為業。現在你要把這地分給九個支派和瑪拿西半個支派為業。」(書 13:6-7) 神提醒約書亞還有「未得之地」需要去取得,方法是要約書亞以分地的方式傳承下去,神要他 「只管照我所吩咐的」 去做接下來分地的事項。 就一般而言,我們會對人說「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去做」,表示我們已經感受到對方的遲疑與裹足不前。令人好奇當時的約書亞到底是在遲疑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可能的猜測,也許是約書亞在想: 「主啊!祢知道出埃及之後,不是摩西、就是我約書亞,依靠神帶領這群百性打了無數美好的仗。我不是不相信神,而是不相信這些百姓會相信神!這一路走來,這群百姓的軟弱是祢我心知肚明的。過約旦河之後,我一想到我的年歲與體力逐漸消逝,就不敢停下來喘息不爭戰,因為總希望多打下一些地,好讓神的百性盡快進入狀況!但是,體力總是趕不上心志啊!親愛的以色列同胞!我的孩子們啊!當我不在了,你們還能剛強壯膽繼續打美好的仗嗎?摩西和我還在的時候,你們都忍不住犯罪違背神了,你們時常軟弱埋怨神,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們真的可以自己打仗嗎?神竟然叫我『直接把地分了』!你們真的可以嗎?」 記得2021年八月底,恩平傳道跟我說:我們來辦一個「飛行天使培訓營」,將每日讀經心得、每週家庭祭壇引導影片錄製、經卷進度式講道直播等事工「分配」給石牌、天母有恩賜的弟兄姊妹。(有如約書亞記十三章的拈鬮分地)。 「真的...

為主作工、樂此不疲(書11章)

耶和華怎樣吩咐他僕人摩西,摩西就照樣吩咐約書亞,約書亞也照樣行。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約書亞沒有一件懈怠不行的。( 書 11:5) 約書亞記來到了十一章,記錄元帥約書亞已經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也就是戰勝大部分的重要戰役,取得迦南地的主控權。回想約書亞從四十歲時以迦南地探子的身份出現,到接下摩西領導棒子時,那在約書亞記第一章中被神三次勉勵「要剛強壯膽」的他,當時已經約八十歲。 我們可以想像這位八、九十歲的約書亞:一位目光如炬、充滿信心的老人,期勉以色列人要勇敢、自潔,接著完成過約旦河、攻下耶利哥城等不可能任務。一路走來,他總是如此地殷勤、毫不遲疑,完全沒有老態龍鍾之姿,對於耶和華真神所交辦的 「沒有一件懈怠不行的」 ! 常聽人家說:「兵當久了會老」,這是告訴我們:人常常會倚老賣老,自以為是、固守成見、食古不化。信仰的道路,有時也會這樣!試想:我們信主久了,是成見越來越深?還是越來越單純?有一天我們成為人口中的「老信徒」,是像約書亞達到「完全遵守命令不懈怠」,還是像掃羅王「完全自以為是不改變」? 這樣,約書亞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奪了那全地,就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將地分給他們為業。於是國中太平,沒有爭戰了。( 書 11:23) 「國中太平,沒有爭戰」 與「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似乎有異曲同工的意思!但在這之前,或是有一天走到人生盡頭,要唱出這句毫無遺憾、充滿喜樂的「凱歌」,前提是要先打完「美好的仗」,跑完「當跑的路」,完全守住與行出「所信的道」。然而這些都是要遵照主所吩咐的,不是「自以為是、我行我素」的信仰! 對於讓此時八、九十歲左右的約書亞、迦勒兩位好同工,「樂此不疲」堅守主道的動力,就是來自於神源源不絕的祝福,正如主耶穌告訴我們如何擁有滿足喜樂的秘訣: 所以耶穌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自己做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父所教訓我的。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因為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 約 8:28-29 ) 完全照神所吩咐的去做,神就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就會一直順利、一直蒙福!這也驅動著自古以來無數的古聖徒,願意「樂此不疲」完全守道的原動力! 反思今天,我們是否有「打不完的仗」無法享受太平?蒙恩見證再怎麼見證都是「被神管教」?我們是否曾想過:聖經中神所吩咐的話,我們是...

關於基遍人的省思(書9-10章)

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於是約書亞與他們講和、與他們立約、容他們活着.會眾的首領、也向他們起誓。(書 9:14-15) 基遍城是座大城,裡面的居民個個是勇士(書 10:2),但是他們有另一個優點,就是「識時務」,不像其他迦南地的各民族,聖經說: 除了基遍的希未人之外、沒有一城與以色列人講和的.都是以色列人爭戰奪來的。因為耶和華的意思、是要使他們心裏剛硬、來與以色列人爭戰、好叫他們盡被殺滅、不蒙憐憫、正如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書 11:19-20) 若從這段經文看來,基遍人似乎是預定被神拯救的。神的意念超乎人的意念,若基遍人注定要滅亡,因「人」的求生意志改變神的旨意,其實說不太過去。神是按自己旨意行事的真神,除非出於祂的意念,否則這基遍人必難逃一死。 但這基遍人的「叛逃」,並沒有帶來迦南其他民族的「效法」,反而群起圍攻,這一方面有神的美意,省得約書亞一個一個城去攻打,可以因此「畢其功於一役」。雖然很辛苦,須禱告到的日月停止,但是卻是值得的! 這也可以看到,以色列軍隊這如同今日的我們,立志過得神喜悅的信仰生活時,魔鬼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一開始勵志過聖潔的生活後,就讓我們遭遇許多阻擋,讓我們心生畏懼。就如當時,迦南地這些王群起聚集時,聖經這麼說: 這些王和他們的眾軍都出來、人數多如海邊的沙.並有許多馬匹車輛。這諸王會合、來到米倫水邊、一同安營、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書 11:4-5) 有時看到 「人數多如海邊的沙.並有許多馬匹車輛」 的敵軍,真的會害怕!好比當我立志每天讀經時,突然每天事情都做不完,而且是突發事故,讓我們動搖要不要讀經?立志要為善,卻遭受朋友出賣、被誤解、被排擠,這時會不會也會告訴自己:罷了!幹嘛那麼熱心助人?立志為主犧牲時間,多做一些主所託付的工,卻被家人抱怨「每次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 要知道,只要是主所喜悅的事,就是要排除萬難去完成,因為困難總有過去的一天。正如約書亞記全卷共廿四章,但是在第十一章時,約書亞的工作其實已經完成,剩下的任務,神要他交棒下去。這時,經上說: 這樣、約書亞照着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奪了那全地、就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將地分給他們為業。於是國中太平沒有爭戰了。(書 11:23) 這句 「國中太平沒有爭戰了」 是幅多麼美麗的畫面啊!正如日前蒙主寵召的謝順道長老,盡忠職守到生命最後一刻,沒有臥床、沒有失智...

任務尚未完成、短鎗沒有收回(書8章)

約書亞沒有收回手裏所伸出來的短槍、直到把艾城的一切居民、盡行殺滅。(書 8:26) 約書亞果然是值得後人學習效法的工人,在第一次攻艾城失利後,願意來到神面前找答案,當他依照神的解答處理亞干的問題之後,他沒有再次輕敵,這次精選十倍上次的戰士,也就是三萬人應戰,而且詳細規劃,極為忠心! 令人動容的是這句經文,約書亞習慣他的武器:一把短鎗,有如神給他的恩賜,在工作未完成前,他不輕易休息, 「直到把艾城的一切居民、盡行殺滅」 。 承接2025年總會行政處工作,立刻就遇到挑戰。在工作調整時,有行政處同工不服,直接給我以前的處負責寫給他的「職責清單」,告訴我:「我只做這清單中的事情,別額外加工作給我。」當下屬對上司做出這樣的舉動,其實很不智。 其實,今天還是會有事工人員「斤斤計較」做什麼事,當超出預期的任務清單,遇到額外的任務,就拒絕接受。或是自己本分沒做好,當其他同工善意提醒他沒做好的份內工作時,卻不領情地回應「你把你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好,管什麼管?」這些筆者都曾遇過。 約書亞的動作,令人感動。他的武器「短鎗」,在任務未完前,不輕易收回,亦即他即使已經非常疲倦,想起神所給的任務,就會再打起精神,舉起短槍,因為他的短鎗代表著耶和華軍隊元帥的命令,也是眾百姓對神仰望的依歸啊! 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說:「 你向艾城伸出手裏的短槍 、因為我要將城交在你手裏.約書亞就向城伸出手裏的短槍。他一伸手、伏兵就從埋伏的地方急忙起來、奪了城、跑進城去、放火焚燒。」(書 8:18-19) By Isaiah Kao

神同工的秘訣-聖潔(書7章)【見證】

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在他面前 認罪 將你所作的事告訴我.不要向我隱瞞。」(書 7:19) 亞干事件,可用「全人」的觀點來思考。 聖經中的「律」,是指「某種力量」。約書亞:代表心中順服神的律;亞干:代表心中情慾的律。正如保羅所說的: 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着我裏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歡 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 7:21-23) 當兩個律「並存」時,結果卻只呈現罪律 的結果,因為神要的聖潔,必須絲毫沒有犯罪。只要有一點罪,就是犯罪。那該怎麼辦?這時只能將罪的律「全然除淨」: 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 神、靠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 神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羅 7:24-25) 「靠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 是脫離罪律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如何靠主?就是要聽主的吩咐,確實去執行,如同約書亞在面對神不同在的爭戰中失敗時,擦乾眼淚,接受神的命令,而且切實除罪。因為神說: 「你起來、叫百姓自潔、對他們說、你們要 自潔 預備明天.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以色列阿、你們中間有當滅的物.你們 若不除掉 、在仇敵面前、 必站立不住 。」(書 7:13) 神的工人不見得在不聖潔的情況之下,能力就立刻被神收回、消失,但一次、兩次的不「自潔」,做工必沒有果效、講道失去能力,因神已不同在。 記得筆者於主後2005年第一次受總會差派,協助五股教會、八里祈禱所靈恩佈道會,沒意識到這是屬靈的戰爭,確實在事前做自潔的預備動作。在靈恩會日期來臨前一個多星期,魔鬼撒但來到我服務學校當時的班級(一年七班),在教室前門外,大白天看著全班上課,引起幾位看得見的學生恐慌。學生跟我說:「老師!有一個小孩子樣子的鬼,看起來像男生,手抱一個髒髒的洋娃娃,但是缺了一隻手、缺了一隻腳,盯著全班上課。但是很奇怪,牠飄走時,你就會剛好來到班上,但是你一離開教室,牠又飄過來。還有,上課中,可以聽到教室樓下的中庭有一群小孩嬉戲聲,但是,我們是國中,怎麼會有小孩?這是怎麼一回事?」 聽到之後,我知道是因為沒做靈戰的準備,沒有花時間做預備的禱告,特別是沒有在心態上與行為上做自潔的準備。從那天起開始每天花時間禱告、悔改,鬼...

違背約定的後果(書7章)

以色列人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因為猶大支派中、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取了當滅的物.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書 7:1) 這是約書亞領軍的以色列百姓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敗仗。敗仗的原因非因敵人強大,而是團隊有人不聖潔。 教會的一切事工都是聖戰、也是靈戰,必須遵守神的命令,依靠神的同在才能打贏。約書亞這場艾城之戰,若含有一絲絲人的能力因素,即使神不同在,應該也不至於敗得這麼慘,畢竟約書亞是身經百戰的元帥。艾城的失敗,不在乎輕敵:並非因只出一千人的戰士應戰而輸,而是在乎神的團隊不夠聖潔。這場戰爭即使一開始以色列大軍就傾巢而出,用幾十萬的兵力來攻打艾城這小城,仍舊會輸,因為團隊中有一位亞干。 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說:「起來、你為何這樣俯伏在地呢?以色列人犯了罪、 違背了我所吩咐他們的約 、取了當滅的物.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放在他們的家具裏。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敵面前站立不住.他們在仇敵面前轉背逃跑、 是因成了被咒詛的 .你們若不把當滅的物、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就不再與你們同在了。 你起來、叫百姓自潔 、對他們說、你們要自潔預備明天.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以色列阿、你們中間有當滅的物. 你們若不除掉、在仇敵面前、必站立不住。 (書 7:10-13) 違背神的約定,就成了受咒詛的。神的解決方法就是要約書亞「除惡」,而且撤底除惡,包含亞干的家人、牲畜、財產一切,都要殺死、燒盡!這時若心軟、同情罪惡,不願下手除惡務盡,即使再戰,還是要輸。這時,是要憐憫亞干一人和他的家人?還是要正視已經逝去,那些無辜的卅六位弟兄? 保留罪惡,往往是矯情假愛心之名、行沽名釣譽之實的人的作為,主耶穌說這是「假冒為善」,跟法利賽人一樣。但是當思想:亞干不死,再一次艾城之戰會不會死更多的人?已逝去的卅六位弟兄,亞干,難道 你不必負責? 雖然亞干被抽籤抽出時承認了、悔改了,但是已造成團隊的嚴重傷害,所以不被神原諒。雖然必須將他全家處死,但是這是神的命令,只能忍痛接受、執行。 亞干的問題,凸顯許多信徒「無所謂」的心態,對於聖經中的命令與規範覺得沒那麼嚴重,要不要遵守?看我的心情!艾城的事件,就是神要凸顯不重視祂命令的嚴重後果。特別是神的事奉團隊,有時只要一位不潔淨的、行為不檢的,神就不同在,不但如此,還會造成團隊的嚴重傷亡。 必要時,要將不遵守神命令的從團隊剔除,不可姑息、...

攻破生命中的耶利哥城(書6章)

你們的一切兵丁要圍繞這城、一日圍繞一次.六日都要這樣行。七個祭司要拿七個羊角走在約櫃前.到第七日你們要繞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書 6:3-4) 西元前約一千六百年前,由約書亞領軍的以色列軍隊,準備要攻打耶利哥城。這建造於山頂上的堅固城,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能被攻破的。但是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這場戰役,完全由神主導,因為主說: 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看哪、我已經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並大能的勇士、都交在你手中。」(書 6:2) 神已經應許約書亞,這堅固到不行的耶利哥城,要交在他手中,但是先決要件,就是「要照神的方法」攻取。假使這時的約書亞突發奇想,要在神的應許上「加工」,就會變成是違背神的命令,如此一來,這應許就不會成就。 但是神的方法奇怪到不行,就只是繞城,好像無作為。以色列軍隊中不乏有大能的勇士,也要安靜繞城,似乎即使是英雄,也只能無用武之地。因為神說:繞城時,一句話也不可出口(參 書 6:10)。 「不要在神的應許上加工」,就是指實實在在、完全遵守神的命令。好比還沒得到聖靈的人,在祈求聖靈時老老實實念「哈利路亞讚美主耶穌」,不要貪圖方便,教導祈求者只念「哈利路亞」,甚至 念更短的「哈利路」,覺得這樣比較快得聖靈。要知道:「神的應許,不需要人的加工,只要實實在在地遵從神的命令去行就可以!」 另外,這前六天「一天繞一圈」,第七天「繞七圈」,好比「每日讀經」、「時時禱告」一樣,要「不間斷」地做,即使覺得無聊、無作為,卻是神的命令。 正如教會之前在疫情期間,曾經不能實體聚會,但是只是紮紮實實地直播講道,來帶領大家每天一章讀完摩西五經,就這樣,石牌、天母教會當時各有一位慕道者要求要受洗。人的心就像堅固到不行的耶利哥城,用人的方法,有可能費盡唇舌、終究仍無法攻破人心,卻是在紮紮實實讀完摩西五經,也就是這生硬無比的創、出、利、民、申,人堅硬的心牆居然瓦解了!使人願意讓主進到心中成為他的主。 駐牧傳道施傳道曾說:來慕道的,就先給他們上「信仰造就班」,時間彈性,你什麼時間有空,我就什麼時間跟你談完整的「五大教義」。你聽完之後同意,就可以進一步談受洗;你不同意,歡迎你繼續查考,你要離開,也請自便。正如主耶穌曾說: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 、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着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裏把他們...

脫下鞋,為分別為聖(書5章)

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對約書亞說、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的。約書亞就照着行了。(書 5:15) 以色列人、耶和華的軍隊過約但河了,接下來要面對過河的第一戰:耶利哥城之戰。身經百戰的約書亞知道「標準作業流程」,於是獨自前往觀察耶利哥城,為要擬定下一步策略。根據聖經考古資料,耶利哥城分內城牆與外城牆,外城牆之外還有「大山坡」,據說山坡上還鋪石灰粉,防止敵人攀爬。 這時約書亞可能在想什麼?想必是「城牆這麼高、斜坡這麼大、城牆這麼堅固,如何攻取?」然後神親自以元帥身份出現,但神不言語,等候約書亞詢問。虔誠恭敬地約書亞經詢問後,知道「這就是神」,立刻俯伏在地。神的第一個指令,就是 「把腳上的鞋脫下來」 。 這脫鞋的動作,最主要的就是要約書亞「放下舊思維」。 「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的」 ,約書亞到底站在什麼地方,竟然是聖的?原來什麼地方不重要,重要是站在神的「牧者地位」,當然是聖的,如同今天事工人員就事工崗位、聖職人員承接聖職一樣,那就是聖地。「聖」,顧名思義就是「分別」、「與眾不同」之意,所以不要以舊思維來思考如何完成神所託付的工。 「脫下鞋」是今天知識爆炸的我們越來越困難做到的一件事,於是常常將面對神的工、與面對世俗的專業混為一談,認為「我因為有某某專業,所以這件事工,要聽我的。」一個人屬世的能力越強,往往越「脫不了鞋」。 聖經下一章,載明約書亞這位身經百戰的元帥如何完成攻下耶利哥堅固的城牆的記錄,不是撞城槌、也不是挖地道,更沒有加強選民戰力、練體能一年後再說,而是「繞城」、「呼喊」,城就倒了。科學家們對這段史實依然「脫不了鞋」,還提什麼「共振」可笑的世上小學要解釋神的大能。 今天,我們一樣會遇到生命的耶利哥城,很堅固、很困難,幾乎不可能克服。而且之後的艾城雖然小,卻不能將耶利哥城「先跳過」,先攻艾城。人生該來的,就一定會來。這時,你若是約書亞,你該怎麼做?當問題已經找不到答案時,只有耶穌,脫下鞋,分別為聖,聽主吩咐,遵從而行,相信生命的耶利歌城必然完全倒塌。 By Isaiah Kao

約但河的水就流到原處、仍舊漲過兩岸(書4章)

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裏上來、腳掌剛落旱地、約但河的水就 流到原處、仍舊漲過兩岸 。(書4:18) 在主前約一千四百年前,以色列人浩浩蕩蕩過了約但河,所有的國民盡都過河了,沒有一人留在曠野裡。但是過約但河的時間點真不湊巧,怎麼會是 「漲過兩岸」 的氾濫時期。 當以色列人盡都過河了,這裡說抬約櫃的祭司腳掌剛落在旱地,河水就 「流到原處,仍舊漲過兩岸」 。讀到這裡,感動莫名!原來「環境」並沒有改變,但是「問題」卻已解決! 主耶穌曾說: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 .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 16:33) 這是在說,我們該遇到的苦難就是要遇到,但是神常常在環境條件沒有改變之下,就將祂的平安賜下。我們常常會用「環境」的改變來衡量神的平安,事實上,神不用改變環境,就能解決問題。就像當時的以色列人,這次他們面對 「漲過兩岸」 氾濫中的約但河,卻「沒有一人抱怨」,神的確施展大能讓河水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分開了,卻只允許以色列祂的選民通過,是與其他民族無干的。然後,河水又流到原處, 「仍舊」 漲過兩岸。 面對大環境的困難,我們信心消化了嗎?房價如此之高,我一定買不起房嗎?我沒有任何條件背景,我將來一定不能擁有衣食無虞的生活嗎?教會對象如此難找,我一定不能擁有蒙福的婚姻嗎?醫生宣判我的病無藥可醫,我就一定會因此原因離世嗎?教會問題如此之多,就一定會走下坡嗎?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是環境,還是恩典本身? By Isaiah Kao

直到今日,那石頭還在那裏(書4章)

我的小叔叔一家很久沒去聚會了,身為兄長的我的父親偶爾會打電話關心他們。父親有時會跟我感嘆說:「一家都沒在聚會了,不管跟他(叔叔)提起以前有遇到什麼恩典,他一點也不願意去回想。只說:去教會聽道理也沒有感動。」有時我被安排去他們的教會安息日領會,順便詢問一下當地職務人員,他們也愛莫能助。 信主為何會信成這樣?我在想,或許當初,或任何時刻,沒有習慣將神的恩典記錄下來,或放在心上。每一個紀念神恩典的「石頭」,沒有及時立起來做為記念,或是「不見了」,對信仰都不是好事。 國民盡都過了約旦河,耶和華就對約書亞說:「你從民中要揀選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吩咐他們說:『你們從這裏,從約旦河中、祭司腳站定的地方,取十二塊石頭帶過去,放在你們今夜要住宿的地方。』」..... 這些石頭在你們中間可以作為證據 。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你們說:『這些石頭是甚麼意思?』你們就對他們說:『這是因為約旦河的水在耶和華的約櫃前斷絕;約櫃過約旦河的時候,約旦河的水就斷絕了。 這些石頭要作以色列人永遠的紀念 。』」......他們把石頭帶過去,到他們所住宿的地方,就放在那裏。約書亞另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旦河中,在抬約櫃的祭司腳站立的地方; 直到今日,那石頭還在那裏 。( 書4:1-9) 岸上住宿的地方,有十二個支派放的紀念此恩典的石頭,河中也有約書亞在祭司站的位置放的對應的十二個石頭,意思都是「不可忘記」。人會在逆境中發怨言,都是忘了神在我們身上所做過的曾經。 今天,有沒有把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一一記錄、時時數算?正在困境中的我們,會不會是神用困境在提醒我們:「你把石頭放哪裏去了?」趕快想一想,趕快立起來,讓他「直到今日,那石頭還在那裡。」 By Isaiah Kao

勇敢渡過人生的約但河(書3章)

以色列的曠野之旅,有如信主之人的天國路程。 埃及地:代表信主前,屬世的生活,雖然有不虞匱乏的物質享受可取用,但是卻是必須活得像奴隸,爭取似乎看得到,實際卻吃不到的享受。 曠野路:代表信主後的生活。在這之前,必須跟世界之王「埃及法老」搏鬥十個回合,即使「逃出埃及」了,追兵(情慾)還是追到紅海邊。一個人要信主,真是不容易啊!而這紅海,代表洗禮。過了紅海,接受了赦罪功效的浸禮後,接著不是康莊大道,而是曠野般的信仰生活,充滿挑戰!出埃及時那些廿歲以上的「舊人」,除了約書亞、迦勒,全死在曠野。舊人唯有「完全死去」,曠野人生才會完全過去!每個人的四十年曠野生活長度不盡相同!你的四十年、我的四十年,通過了嗎? 約但河:代表「進入真信仰」的「最後障礙」。聖經說:那時的約但河不是潺潺流水,而是奔騰的洪水!大水漲過兩岸!神為何早不過、晚不過,偏偏挑收割的季節要過約但河?難道不能等河水小一點、可愛親人的時候再過嗎?約但河是我們能不能「進入真信仰」的最後障礙,而這障礙,必是「不可能渡過的」,也是「不可能改變或放棄」的想法、行為、習慣(似乎是一道沒救的關卡)。渡過約但河,只能靠神的力量,加上人的信心,更要拿出決心付諸行動,也就是「腳踏入水中」,「湍急的約但河才能分開、通過」: 他們到了約但河,腳一入水(原來約但河水在收割的日子漲過兩岸),那從上往下流的水便在極遠之地、撒拉但旁的亞當城那裏停住,立起成壘;那往亞拉巴的海,就是鹽海,下流的水全然斷絕。於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對面過去了。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在約但河中的乾地上站定,以色列眾人都從乾地上過去,直到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 書3:15-17) 這是多麼令人雀躍的一段信仰紀錄啊! 「以色列眾人都從乾地上過去,直到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盡都」 ,是完全,再沒有人留在曠野! 感謝主!保羅說: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可做!(腓 4:13) 今天,我們是在哪個信仰階段?還在埃及雖當奴隸,窮忙,然後其實都沒得著,卻也捨不得離開嗎?要趕緊認清真相:魔鬼只是要奴役我們,牠答應的榮華富貴,我們一點也得不著,因為牠是說謊之父,我們若不醒悟,除了窮忙,還要喪失永生的生命。 若是出了埃及,已過紅海,成為基督之子了,但卻惡習不改,舊人還不死嗎?那我們的信仰之路就還在曠野地,雖享受得到嗎哪,卻感受不到恩典的喜悅。 願意過約但河,進入應許的迦南地嗎?要知道那是真的可以享受...

那兩位,刺探耶利哥的探子(書2章)

當下,嫩的兒子約書亞從什亭暗暗打發兩個人作探子,吩咐說:「你們去窺探那地和耶利哥。」於是二人去了,來到一個妓女名叫喇合的家裏,就在那裏躺臥。 (書2:1) 約書亞承接偉大的領袖摩西的職分,成為新一代以色列人的領袖。就在過約旦河之前,面對第一場無可避免的一戰,元帥約書亞盡本分,為了完成應有的前置作業,指派了兩位探子去做偵查工作。 聖經並沒有說,這次刺探的行動是神所吩咐的,但神也沒有做任何意見表述。因為之前十二個探子的刺探,帶來的是「毀滅式」的後果,也就是因那次窺探迦南地,使那一代的青年以上,全都死在曠野。而且刺探過程的四十天,一天抵一年,讓四十年的曠野生活,成了史詩般的一頁! 「誰該去?」聖經中沒有記載這次行動是不是又是派出「菁英」,也就是所謂的各支派的族長?但可以看出,這兩位身負重任的探子,智慧、體力都令人印象深刻! 他們的長相應該不同於耶利哥人,從城門混入時應該極為驚險。他們來不是「觀光」,而是要細察城牆結構、防禦措施、兵力部屬等等。但這些「怪異的動作」,必然引起注意。 他們應該已經置生死於度外,隨時有受死的準備。但是卻不能輕易交出生命,因為數百萬的百姓生命,都肩負在你我的身上啊! 怪異的行為,真的引發如驚弓之鳥般,耶利哥全城的注意。耶利哥不會派泛泛之輩追捕,因為這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兩位探子這時,命在旦夕! 緊急之中,兩位探子驚險逃亡!無意中,進了妓女喇合家。雖然與她素昧平生,但神已經開路。 條件交換過程中,重要是彼此的信任!兩位探子必須意見相同,立即判斷是否接受這家的請求不死?神不是要我們滅掉全城的性命,我們可以擅作主張要他們「綁紅線」、「不出門」,就可以「門內全家得救」的承諾?這是個極困難的抉擇! 在彼此摸索值不值得信賴之後,奉主的名接受了這位外族人的安排,卻意外搭上「彌賽亞」的家譜,成為成就全人類救贖大功的小螺絲! 神的旨意永遠如此美妙!神的道路永遠高過人的道路!這位意外接待的「妓女喇合」,就是肉身耶穌基督的家譜之一!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 - 後裔,子孫:原文是兒子;下同),耶穌基督的家譜: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撒門從 喇合氏 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王。 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 基督的耶穌 是從馬利亞生的。...

約書亞記序曲:剛強壯膽的秘訣(書1章)

約書亞記,號稱「信仰的屬靈戰記」,記載了人的軟弱與不足,卻可以在願意依靠神、順從神的條件下,人生所向皆捷! 讓我們將心比心:空前絕後的偉大領導者摩西死了,你,若是嫩的兒子約書亞要承接摩西的棒子。怕不怕?誰不會害怕?神對約書亞講了三次「你當剛強壯膽」(6、7、9節),第三次還說:「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感覺神已經講到快要拍桌子了!) 記得第一次接教會負責人,年廿九歲,也是非常恐懼!準備接任之前,當時記得我拿著筆記本和筆去到現任教務負責的西裝店裡,想請教「該怎麼做好教務的工作?」當時的教務執事笑著跟我說:「要怎麼說?做了就會了啊!」然後我就帶著空白的筆記本,又回到還在北投的家裡。這句「做了就會啊!」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總算明白了!因爲不是我要怎麼做,而是要照主吩咐的去做。 接著2014年12月在台北教會舉開的「北區信徒代表會」第一次會議,被選為北區代表會主席,當時一樣腦中空白,臨危授命的情況下,拿著包包從座位緩緩走向主席台,心中不斷默禱:「主啊!祢又來了!我不管,祢要負責,因為我不會,這可是北區信徒代表會啊!(七大教區最大的一區)」感謝主,在副主席馬家驎執事、黃靈立執事的協助下順利過關。 2020年再次被選為北區代表會主席團、與全國信徒代表大會主席團,我知道,只要坐好位子,神會自己帶領。感謝主,2021年12月因為被選上總會負責人,提早卸下北區、總會信徒代表會主席團工作。但是,第一次被選為總會負責人,就被再次推選為「常務負責人」。這一山更有一山高的事奉,我只能靜靜觀看,觀看神的作為。因為,我什麼也不會。 2025年1月1日起要接總會號稱「天下第一處」的行政處處負責工作,仍然非我原本人生規劃,但是這樣交託的信仰生活模式,似乎已經習以為常!感受到「來吧!主必與我同在!」的堅定承諾,陪我欣賞接下來的沿途風光! 直到今天才知道,屬靈的領導者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把神的工帶領好。這秘訣要怎麼說呢?正如同約書亞記第一章所說的: 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就是我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只要剛強,大大壯膽, 謹守遵行 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 不可偏離左右 ,使你無論往哪裏去,都可以順利。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 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

申命記最終章-被神所面對面認識的摩西(申34章)

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申 34:10) 摩西五經的各卷主旨與結論,都在最後一章。從申命記最終章可知:只要完全遵守神的命令,就可以像摩西一樣,過著被神所面對面認識的一生。不但如此,本章也闡述,被神所面對面認識的意思,就是能為神所重用,行出大能力,完成神所託付不可能的任務: 耶和華打發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僕、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蹟奇事。又在以色列眾人眼前 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 。(申 34:11-12) 主耶穌在世傳福音時也應許: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 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 .因為我往父那裏去。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 我必成就 、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 我必成就 。(約 14:12-14) 這裡說:只要信神,就能做更大的事,而且神必成就。聖經中原文的「信」,不像中文對信的理解,常單指情感上的信任即可。希臘文的「信」(pistis)是含有 「因相信而做出 具體行動 」 的意思。好比真的信,就要受洗,才是真心相信,接著更是要因著信,謹守遵行神的一切旨意。有些基督教派引用 「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羅 10:10)」 來謊稱洗禮沒有赦罪的功效,認為只要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這是不明白希臘文中對「信」的真正定義,斷章取義的解釋。 讀完申命記,讓我們學習到:對於律法的重申,只要我們「真的信」,我們必會完全遵守聖經真理,好比:守星期六安息日、力行十一奉獻、堅守主內聯婚主前完婚等,如此我們也可以像摩西一樣,被神所面對面認識,並且因此可以行出更大的能力、做更大的事,一生為榮耀神的名而活。 By Isaiah Kao

得荊棘中上主的喜悅(申33章)

得地和其中所充滿的寶物、並住荊棘中上主的喜悅.願這些福都歸於約瑟的頭上、歸於那與弟兄迥別之人的頂上。(申 33:16) 這是神人摩西臨終前為以色列百姓祝福時,對約瑟所祝的福。這裡除了強調約瑟 「與弟兄迥別之人」 的特點之外,也提到摩西自己所認識的主,是 「住荊棘中的上主」 。 荊棘其實是兩種植物,因為常長在一起,所以經常一起稱呼。荊棘上有堅硬刺人的棘,常在道路上成為阻礙前行的植物,所以不甚討喜。 神曾在出埃及記第三章,以荊棘中的火焰來呼招摩西,這樣的手法頗耐人尋味。 神的意思是用「荊棘」來形容摩西、也是提醒摩西:在沒有神同在的情況下的世人,無論如何聰明、聖賢,都有一定程度的「令人討厭」之處,就像荊棘一樣。但是,神用人,有時沒有特別條件,因為都出於祂主觀的揀選,非關個人的優缺點。 摩西這四十年來,經歷天天與神同行、時時與神交談的人生,儘管他個人原本如荊棘般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因著 「住在荊棘中的上主」 ,使他人生變得不一樣!如今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也這樣期許以色列百姓,更是期許約瑟這個 「與弟兄迥別之人」 ,能得 「荊棘中上主的喜悅」 ,因爲這是他一生最美的體驗。 今天,我們還是如荊棘一般沒有價值、容易刺人,但因身處新約時代,被應許的聖靈降臨與同住,裡頭的聖靈就是標準的 「住荊棘中的上主」 ,我們所作、所為、所想有得這 「 住荊棘中上主的喜悅」 嗎?

行政處處負責的任務有感

圖片
人生就好像一場冒險,就像古墓奇兵的遊戲一樣,過了一關,還有一關。 2020年退休,雖知道神有任務將賜下,但是潛意識總覺得大風大浪都過了,即使是任務,應該也是「清粥小菜」吧!2023-2024年接任教牧處科負責,覺得還在期望範圍內,但是這2025年起的「行政處處負責」,以經超越原本退休計畫範圍。 但是,因著「完全順服」的態度,在總負責的邀請時,只能答應。只是這許多待辦事項接踵而來,難免懷疑:我行嗎? 神總是體諒祂兒女的軟弱,用「超高得票數」在告訴祂惶恐不已的小羊:我與你同在! 最近申命記的每日讀經進度即將結束,接著將進入約書亞記第一章,那三次「你當剛強壯膽」,似乎在安慰我這惶恐不已的心。 原來神要我退休,不是要我享受退休生活,而是在昭示著我: show time! 越來越忙的生活、越來越重的使命,信仰的奇幻之旅已然展開! 日前簡明瑞傳道在2024年「按立前講習」翻到的經文,給了我十足的安慰,也充滿期待: 那領受他見證的、就印上印、證明 神是真的。 神所差來的、就說 神的話 .因為  神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 。(約 3:33-34) 得了聖靈就有能力,這裡說賜給人的聖靈可以沒有限量,不就能力沒有限量?令人期待! 但 聖靈 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 必得着能力 .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 1:8)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 叫人得益處 。(林前 12:7)

摩西臨終前對耶書崙的祝福(申33章)

摩西的「臨終」,似乎令人很難想像: 申34:1-7摩西從摩押平原 登尼波山 , 上了 那與耶利哥相對的 毗斯迦山頂 。耶和華把基列全地直到但,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蓮、瑪拿西的地,猶大全地直到西海,南地和棕樹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瑣珥, 都指給他看 。.......於是,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華所說的。.......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 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 。 摩西一百二十歲,臨終前爬上毗斯迦山頂,看見迦南全地,死時,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有誰臨終前還可以爬山、看盡遠方、頭腦清楚、沒有癡呆?感覺是神讓機器用到最後一刻,直接幫他按「關機」,期限滿足「除役」!令人羨慕! 另外,摩西死前,對耶書崙(以色列的暱稱)「只有祝福,沒有咒詛」,好比自己得不著了,還要跟將得著的人「祝賀」,不知他心中的感受是甚麼?不過以他「 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 」的特質,應該是充滿喜悅來到神前才是! 祝福中,對流便的祝福是 「33:6願呂便存活,不致死亡;願他人數不致稀少。」 很悲哀,不是嗎?神只求你不要死,人數不要再減少就好?好像神在對末世一些教會的最低要求。似乎,......,沒有甚麼期待。 更慘的是西緬支派,祝福直接.....消失?因為什亭事件,以色列人與外邦行淫時,居然西緬的族長的兒子是帶頭者? 利未支派的祝福相對是豐富的!因為他們為神忠心。甚至摩西這樣形容: 「33:9他論自己的父母說:我未曾看見;他也不承認弟兄,也不認識自己的兒女。這是因利未人 遵行你的話,謹守你的約 。」 為了遵守神的話,已經可以到「六親不認」的境界!這是神所最喜悅的事!耶穌說: 太10:37「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利未的忠心,令人動容!難怪被神選中辦理敬拜的一切事務。 可是對利未的其中一個祝福,卻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33:11「 求耶和華降福在他的財物上 ,悅納他手裏所辦的事。那些起來攻擊他和恨惡他的人,願你刺透他們的腰,使他們不得再起來。」 利未人沒有分到地,沒有產業,神說:我就是利未人的分!利未人的財富,以世俗角度來看:當民中虔誠敬拜真神,他們就因奉獻多而富有;但是百姓一但荒廢信仰,他們將「毫無收入」。事實可以看見不久的未來,士師記中的利未人,已經必須為了生活要到處去打零工了。 對今日的真教...

尊主的名為聖的重要性(申32章)

當日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上這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在摩押地與耶利哥相對、觀看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為業的迦南地。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歸你列祖〔原文作本民〕去、像你哥哥亞倫、死在何珥山上、歸他的列祖一樣.因為你們在尋的曠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在以色列人中 沒有尊我為聖、得罪了我 。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遠遠的觀看、卻不得進去。(申32:48-52) 摩西是大家公認在神面前有一定崇高地位的工人,也是神所面對面認識的,但是他踩到真神的「紅線」,即使他努力跟神哀求,也許神也動容了,但是神基於祂的信實與公義,最終沒答應摩西的懇求。 那時我懇求耶和華說:「主耶和華阿、你已將你的大力大能顯給僕人看、在天上、在地下、有甚麼神能像你行事、像你有大能的作為呢?求你容我過去、看約但河那邊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利巴嫩。」但耶和華因你們的緣故向我發怒、不應允我、對我說:「 罷了! 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你且上毗斯迦山頂去、向東、西、南、北、舉目觀望、因為你必不能過這約但河。(申3:23-27) 為何神這次對摩西如此嚴格?神明說,因為 「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我為聖,得罪了我。」 主禱文說: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 。尊主的名為聖,就是「主說的都要鄭重去聽、要完全遵守,不可有絲毫怠慢、隨便。」 原來摩西在米利巴水事件中,神要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但摩西因為情緒問題(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卻仍被惹毛,可見這百姓有多麼誇張!)「擊打」磐石,雖然水還是出來了,但是神立刻表達祂的不悅!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 『吩咐』 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耶和華面前取了杖去。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麼?」摩西舉手、 『用杖擊打磐石兩下』 、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 『尊我為聖』 、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 20:7-12) 想起拿答、亞比戶獻凡火事件,也是同樣原因。不同的是,拿答、亞比戶立刻被神擊殺,連「哀求」的機會都沒有。 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凡火、 是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

沒有吃餅,也沒有喝清酒濃酒的曠野四十年(申29章)

2021年東京奧運,鞍馬體操銀牌由李智凱奪得,剛好他的成長歷程曾被拍成電影「翻滾吧男孩」。搭這波奧運熱潮,把這系列電影看了一下。其實正如其他最後在奧運發光發熱的選手一樣,為了奧運,很多別人有的童年,他們只能成為奢求!李智凱小學低年級時就要每天「拉筋」,只要一天偷懶,筋就會「硬掉」重練,那是很痛苦的事情。當別人在玩、在享受寒暑假,他們都不能稍微停止嚴格的訓練,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國際奧運」。 世上的崇高目標都必須犧牲享受全力以赴了,更何況成為天父的子女,豈不應當接受標準更高的操練?申命記廿九章神這麼說: 「我領你們在曠野四十年,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你們沒有吃餅,也沒有喝清酒濃酒。這要使你們知道,耶和華是你們的神。」( 申29:5-6) 以色列人要成為神的百姓,神讓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這四十年來,他們的生活就只是吃從天上降下來的「嗎哪」,和從磐石流出來的「水」。讓我們仔細設身處地去想,這四十年來,出生在曠野的以色列百姓也許已經不知道嗎哪以外的食物是什麼滋味!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難怪百性會抗議,因為一成不變的食物可能使他們厭煩! 這樣的生活,雖然單調,神帶領的每一天卻不虞匱乏!所以衣服沒有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似乎缺乏,卻樣樣不缺! 單調的嗎哪,不虞匱乏的生活,神的目的是什麼?神說,要使百姓知道「耶和華是你們的神」! 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總覺得沒有別人的富足。就讀學校,就業單位也沒什麼值得誇耀之處。孩子的成長歷程,為了堅守信仰,犧牲了一些補習的機會。孩子曾抗議為何安息日不能去補習?感謝主,他們都能自己決定還是要守安息。考上的學校不能滿足長輩的期望,曾懷疑為何不能像別人心想事成?但是孩子們卻都在神的愛中成長,甚至主內聯婚。如今,在教會的事工行列裡,總是可以享受「全家服事」的喜樂,那是一般人努力也得不著的幸福與恩典啊! 當年,屬世的榮耀,以及吃餅、喝清酒濃酒等的世俗享受,神沒讓屬祂的子民擁有。正如今天被揀選成為祂子女的人一樣,屬世的享受不再是他們人生的重點,成為了「世界所不配有的人」。 當我讀到這句「你們沒有吃餅,也沒有喝清酒濃酒。」扎實地震撼了我的心,感覺突然恍然大悟!讓我的眼眶濕潤,止不住湧出感恩、感動的眼淚! 主啊!我要感謝祢!感謝祢不放棄我,帶領我像那些四十年走在曠野中的以色列百姓。雖然祢說:「金和銀我都沒有」,但祢已經將所有的給我!...

遭禍、還是蒙福的人生,選擇權在你手中(申28章)

這些日子,常常藉著「轉貼福音佈道連結」來將福音傳遞出去。許多人已讀不回,少數人禮貌性說謝謝!還有當面跟我說:「你轉貼的我很為難,你知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告訴我,不要再通知他了。很想告訴他:「宗教當然可以自由選擇,但是對於自己爸媽,卻沒有要不要的問題。天父真神是你我的父親,這是事實,不是由得你可以選擇說要與不要的啊!」 聖經明說人生的「福」與「禍」就在人的一念之間。這福與禍之間,沒有過度與灰色地帶。即使已經信了耶穌,若這關鍵的動作沒做,然後才在抱怨「神一直在操練我」,因為一直不順遂,一直在管教之中。神的管教,是為了驅使我們回到神面前,聽他的話,遵守他的命令。若是已經照神所說的都做到了,何必管教呢? 申命記廿八章再次提醒我們人生福與禍的抉擇,就在我們手中: 「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 ,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 ,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裏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 申28:1-2) 「 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 ,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裏必受咒詛,在田間也必受咒詛。........( 申28:15-16) 從這裡看出,只要留意聽從神的話,謹守遵行這本聖經中所提到的一切,就可以讓生活中的一切都蒙福;若不願意完全聽從神的話,隨便更改聖經所要我們遵守的任何地方,可能就會有遭不完的災,生不完的病。 「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太7:24-25) 這裡耶穌說,只要遵守他的道,即使生命中還是難免會遭遇雨淋、水沖、風吹的逆境,但是因為是「蓋在磐石上」,所以房子般的生命將不致於被打垮。 其實人生很簡單,遵守道裡就可以了,不用自以為聰明,不要聖經裡的甚麼規範都要質疑一下。只要單純相信,完全遵守,福氣自然源源不絕的臨到,讓我們可以每一天「出也蒙福,入也蒙福」!

過約旦河「當天立刻」要做的事(申27章)

申命記到了廿七章,記載以色列人終於要過約旦河了!這是值得興奮的事情,這次也是真的要進迦南地,過去那四十年的曠野生活即將成為歷史!過河之後,就可以過繼續征戰,卻相對安定的生活。 過紅海,預表洗禮;過約旦河,則有如信主之後,某個信仰長進的里程碑!聖經說:我們要竭力進到更完全的地步,脫離信仰吃奶的階段。但,要如何做? 神交代摩西吩咐以色列人過約旦河要做的這些事,因為摩西的任務已接近終點,不能親自指揮這件重要工作的完成。到底甚麼是過約旦河重要的事,也就是今日我們信主後信仰長進的重要里程碑呢? 你們過約旦河,到了耶和華-你神所賜給你的地, 當天要立起幾塊大石頭 ,墁上石灰,把這律法的一切話寫在石頭上。.........在那裏要為耶和華-你的神 築一座石壇 ;在石頭上不可動鐵器。要用沒有鑿過的石頭築耶和華-你神的壇,在壇上要將燔祭獻給耶和華-你的神。又要獻平安祭,且在那裏吃,在耶和華-你的神面前歡樂。你要將這律法的一切話明明地 寫在石頭上。」( 申27:2-8) 過約旦河「當天立刻」要做的事,就是 立起石頭、築起石壇 兩件事。而且不可遲延! 立起石頭:為要寫下神吩咐的一切必須遵行的話語。信主之後,我們有真的認真遵守「聖經一切吩咐」嗎?要我們守安息日、什一奉獻、主內聯婚,有確實去做了嗎?還是忍不住問「為什麼」要遵守這要遵守那個的?信仰的里程碑,就是從今天起,「一個不漏掉」完全去遵行! 築起石壇:要在上面獻兩個祭,一為燔祭,表明完全願意破碎自己,捨己與無我。另一個為平安祭,表明紀念與感謝神的一切恩典,願意過與主同樂、樂主所樂的信仰生活。 而這個壇的建築是有規範的:「要用沒有被工具鑿過的石頭」。神不准在這石壇動任何鐵器,一方面是怕他們發揮創意,展現小聰明去雕刻萬物的像在上面,這樣一不小心就跌入異族的偶像崇拜文化,使信仰墮落。另一方面,則是在提醒神的話語是就說是,不可改變,不要自以為聰明「搞創意」,用人意去築壇。耶穌說: 「所以耶穌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 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做的 。我說這些話乃是 照著父所教訓我的 。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因為 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 。』」( 約8:28-29) 耶穌一直提醒我們要學他的樣式就可以得安息,然而他的樣式就是在信仰上「不搞創意」。「神怎麼吩咐,我就怎麼行!」就好比神的石壇上,石頭都是天然的,...

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申26章)

當一個人忘記原本的身份,他的行為就容易失序。 申命記26章裡有一段記載,神要人在進迦南流奶與蜜之地之後,獻初熟的土產時,要對神說這麼一段話: 申26:5-10「你要在耶和華-你神面前說:『 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 ,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裏卻成了又大又強、人數很多的國民。埃及人惡待我們,苦害我們,將苦工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我們哀求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耶和華聽見我們的聲音,看見我們所受的困苦、勞碌、欺壓,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將我們領進這地方,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耶和華啊,現在我把你所賜給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來。』隨後你要把筐子放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向耶和華-你的神下拜。」 奉獻就奉獻,為何要講這段話?禱告時就直接祈求,我們有做醞釀嗎?說這段話,是因為神要我們不可忘記本來的身份。 今天我們跪下禱告時,有沒有想起自己未信主時的處境?從小信主的,有沒有想起以前到現在,神對我們做了什麼改變?今天我們擁有主賜的恩典福氣、在教會中受敬重的身份,是理所當然的嗎? 保羅常常提醒自己:「我是 罪魁 」,是比罪人還可惡的人,所以今天能得神器重,沒什麼好驕傲的。大衛成為一國之君,想為神蓋居所時,神提醒他:「我把你 從羊圈中召來 ,叫你不再跟著羊群,成為一國之君。」提醒大衛本來「牧羊人」的卑賤身份,今天成為一國之君,是神的恩典。 神提醒人不要忘本,一方面要幫他們「懂得感念主恩」,一方面是提醒他們「要柔和謙卑」。人一旦忘了本,就不知感恩,以為這一切恩典「剛好而已」。而且,人忘了本,還會自以為是,驕傲自大,不可一世! 當以色列民想起「先祖原是將亡的亞蘭人」,而且「人口稀少」,今天卻成為神的選民,是一個人數眾多的大國!相信想到就感動!這時的奉獻、俯伏下拜,心中一定極為激動! 我們奉獻時,激動嗎?還是「洋洋得意」?禱告時,有感恩流下眼淚嗎?還是嫌神回應得太慢?我們信仰形式化了嗎?靜下心來,想想以前吧!張開屬靈的眼睛看看神這一路走來,到底給了我們多少恩典!

牛工作時,不可封住牠的嘴(申25章)

摩西律法有一項有趣的規定: 申25:4「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 新約時保羅也說過: 林前9:9就如摩西的律法記著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難道神所掛念的是牛嗎? 牛在場上踹穀,用的是腳去把穀子的殼去掉,經風一吹,就可以得到去了殼的籽粒。牛平常耕田時沒有機會隨口吃到穀子,但是踹穀時就有機會。這時,神給了另一項人性化的規定,就是要「任憑」工作中的牛去吃踹穀時的穀物。 神是慈愛的神,我們會從祂的「家教條規」(聖經道理)中看見要愛人如己。如:弟兄的牛走失,被我們看見,不可佯為不見;平坦的屋頂,要未雨綢繆設置欄杆,預防不可知的未來讓人受傷,....等。還有:收割時,不可割盡田角;葡萄園沒收乾淨的,不可回頭去取,....等,也是叫我們要給孤兒寡婦、寄居的、窮苦的人可以「吃得飽足」(不是有得吃就好,神說:要吃得飽足!) 同理,神對祂的工人,也是不會虧待的!這也是要所有的信徒有此共識和素養:神的工人在神的事工上,人人都有責任使他們衣食不虞匱乏!傳道工人取用教會的資源,要使他們「吃得飽足」,這是神的命令!儘管絕大多數傳道工人總是謹慎自守,對於資源的取用都會依照職務會與教會的規範辦理。 自從三級警戒以來,室內不可超過五人的禁令,使教會無法進入。有一天,傳道詢問說:自己的米剛好不夠一餐,所以借了教會廚房的一些米,先跟職務會報備一下!我們當然同意,並告知不用在意,教會中的一切都可以隨意取用,一切都感謝主!當我跟幾位同工提這件事時,我看見有幾位姊妹哭了!我可以感到她們心中的不捨:「傳道的米缸怎麼可以讓他不夠?」我看見了同靈愛主的心! 因著兩三個月都在石牌教會直播,傳道又說:不好意思,我們都在石牌教會「使用冷氣」,需不需要和天母教會討論電費平分問題?後來跟天母教牧也有達成共識,願所做的工蒙神紀念悅納,一切都感謝主! 「牛在場上工作,不可攏住它的嘴」,就是要讓神的工人無後顧之憂,讓工人可以全心為主!這樣的觀念也是多數世上企業家所欠缺的。其實有些知名國際大企業,他們之所以會擴張如此神速,因為掌握了聖經這個觀念,盡其一切為員工謀福利!使他的工程師們、以及所有的員工都願意為公司賣命! 善待傳道工人的教會,我們常會看見這間教會的事工極其活潑;對工人斤斤計較的教會,即使傳道工人還是努力為主,但是事工就是無法順利推展。正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中所說的: 「你們 要先求 他的國和...

超越各國法律的神國律法(申22章)

自私不自私?沒有一國的法律會去干涉,但是神的律法有規範。性行為原本是各國律法會規範的,漸漸的「人權」抬頭,也漸漸不規範了。  台灣幾年前通過「通姦除罪化」,認為「人權不可剝奪」,即使是人夫人妻了,只要「妳情我願」,跟配偶以外的人有了性行為都是「可容許的」。無怪乎這樣的社會氛圍,使我所接觸的教育界也是充滿淫亂,無論是學生或是身為師長的! 聖經自古以來,「自私」與「性行為」都一直清楚規範: 別人家的牛羊若走失被你看見了,就是你的責任,務必協助歸還;別人家的牛羊掉入井裡了,知道了就是你的責任,務必協助救出。 丈夫誣賴妻子不貞,要用石頭打死這位丈夫;結婚前妻子已與別人有性行為,這女子要用石頭打死;若女子已經許配給人還未婚,又跟別人有性行為,兩人都要用石頭打死;若女子有呼救沒人營救,強暴犯要用石頭打死。 神說: 申22:21.....這樣,就把那惡從你們中間除掉。22:22.....這樣,就把那惡從以色列中除掉22:24......這樣,就把那惡從你們中間除掉。 神為本的國度,就是「聖潔」,人為本的世界,就是「我高興」。「神」只有一個,所以神本的國度是穩定的,因為意見不會不同。「人」卻有億萬個,所以永無寧日,因為意見永遠不同。

為什麼找我呢?總會負責人與傳道者聯席會側寫(路2章)

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着節期的規矩上去.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或作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裏麼〕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路 2:42-50) 今天總會負責人與傳道者聯席會,總負責王傳道以主席身份提到這段經文。這段經文很熟悉,但我卻從來沒有這麼激動過.... 傳道者就是要「以父事為念」,甚至必須常常會讓自己所親愛的家人「找不到」。想像一下你的孩子在人群中消失三天,找不到他、渺無音訊,這時你的心情如何?想必是何等地焦急、傷心啊!這時,相信也會像當時耶穌的父母親一樣地說: 「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以父事為念,就必須專注,於是常常要與家人分離。身為傳道者,常常就是要讓家人因分離而傷心。 之前常住家裡的日子,沒辦法完全理解傳道生活的甘苦。自從離家來到總會的這兩年,總算有一點體會到了。還記得某一次靈恩佈道會,和一位傳道住宿在教會。晚上睡前,傳道說要出去打個電話,傳道走到寢室的陽台,我可以清楚聽見傳道娘在電話的那一邊大聲啜泣地說:「你說!我每一次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這時傳道拿著手機不言語,只有靜靜地聽著傳道娘的抱怨聲、低頭、沈默著。我則陷入沉思。 今天終於知道,當時傳道不言語,其實心裡想說:「我知道妳的辛苦,但是身為傳道者,就是要『以我父的事為念』啊!」 傳道者一但獻身之後,常常要將家人放下,即使有多麼不捨!這樣的生活,有時讓家人無法完全理解,就連馬利亞這麼善解人意的婦女,也忍不住地說: 「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耶穌當下一定也知道父母的心,也許他也不忍心讓父母擔心,可是沒辦法。但是聖經這裡說: 「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 順從 他們。」(路 2:51) 耶穌還是聽話地跟著父母回去。可是耶穌知道祂必須趕快學習律例、典章、誡命,因為天父交代祂的任務何等重大、時間何等緊迫,並且祂知道祂肉體生命並不長久啊! 我看見王傳道在台上說著,台下一百多位傳...

神要為你們與仇敵爭戰(申20章)

因為耶和華你們的 神與你們同去、要為你們與仇敵爭戰、拯救你們。(申 20:4) 戰爭的發生總是令人害怕,特別是被徵招要到前線的戰士,心中的畏懼其實是難免的。所害怕與畏懼的事,是預知將因此遭受傷亡的威脅。然而,在信仰的道路上,總是有一連串的靈戰在等我們,而且逃也逃不掉,即使想迴避,卻無法免戰。這靈戰既然是屬靈的戰爭,就不是靠血氣的力量去面對,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保羅曾説明面對屬靈爭戰的真相: 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着血氣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 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 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 10:3-5) 這是保羅面對哥林多教會質疑的答辯。外表上看到使徒保羅明明就是用血氣在行事,因為保羅不是只有禱告而已,人們還會看到保羅辛勤做工,甚至嚴詞責備人。但事實上,血氣行事的部分只是「表象」,保羅強調「真相」是依靠神來爭戰,不是用血氣爭戰。 綜觀聖經中的所有戰爭會發現:所有的「勝仗」都是「聖戰」,因為都是神為選民爭戰。所有的「敗仗」都是憑「血氣」的爭戰,是靠人不靠神,神並不同在的爭戰。申命記這裡說:神「樂意」為祂的選民爭戰,而且要拯救我們。 但是,我們常常軟弱,信不下去神會為我們爭戰這回事,於是懼怕、恐懼、退縮。屬靈爭戰的發生,包羅萬象。其中一種就是突然被負託一項職分,可能是教會負責人、事工幹部、或是獻身成為專職工人、被按立聖職等。這突如其來的職分的衝擊,常使人當下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要逃避。 申命記這章接下來提到四種人不可加入戰場,而且直接預言會陣亡: 一、沒信心相信應許的人: 官長也要對百姓宣告說:「誰建造房屋、尚未奉獻、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陣亡、別人去奉獻。」(申 20:5) 這種人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擔心教會沒有工人、擔心萬一神沒有同工。好比這裡說的,擔心「尚未奉獻」,這是杞人憂天,因為能不能奉獻回報神的恩典,是不必去擔心的啊!聖經這裏直接宣告説:對神的應許如此沒有信心, 回去吧! 「恐怕他陣亡」 。 二、掛心屬世財富的人: 誰種葡萄園、尚未用所結的果子、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陣亡、別人去用。(申 20:6) 這種人擔心為主做工會浪費他讀書準備大考的時間、浪費他賺大錢的時間,甚至覺得犧牲了他享樂的時間(還沒吃到所結的果子),這種想要事奉神、又想事奉...

「眼見為憑」與「眼不可顧惜之間」(申19章)

眼睛是個奇妙的構造,他會將前方的事物藉著光反射,轉化成為影像的訊息傳入腦中。有人說「眼睛是靈魂之窗」,就是在說明眼睛是協助靈魂做判斷的重要器官。「眼見為憑」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只憑其他感官就來做判斷,要用眼睛確實看見,才可以幫助我們做更準確的判斷。但是,在屬靈的事情上,「眼見」常常不得「為憑」,就像「神」與「愛」是看不見的,只能用心靈去感受。 聖經告訴我們不要過度相信我們的雙眼,因為他有時會「干擾」正確的判斷: 「若有人恨他的鄰舍,埋伏著起來擊殺他,以致於死,便逃到這些城的一座城,本城的長老就要打發人去,從那裏帶出他來,交在報血仇的手中,將他治死。 你眼不可顧惜他 ,卻要從以色列中除掉流無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 申 19:11-13) 聖經又說: 你眼不可顧惜 ,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申 19:21) 作惡的人,在舊約律法中,神的指示就是「治死」。但是若這時的「眼睛」看到的這個作惡的人是親人、兒女、父母、好友、美女、俊男、曾幫助我們的人、教會的傳道、長執.....。這時,干擾就來了!若這些人只是那位一點也不討喜、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的惡人,我們大多可以講得很大聲。但是,若是長得漂亮的、身份尊貴的、有恩於我的,我的聲量還大聲得起來嗎?就像掃羅王領命要「消滅亞瑪力人」,卻因「眼睛看見」那些「上好的牛羊」、「英俊的亞瑪力王」就轉彎了,違背了神的命令。(出發打仗前也許真的有雄心壯志可以完全消滅,結果看見之後....) 記得在學校當老師改作業,要給評分,當看見名字時,發現「對人的好惡」經常干擾我們的公正性。所以現在大考的作文,常常要將名字「彌封」起來,文章中也不可出現私人的名字,為了就是避免「眼見」所帶來的干擾。 另外,對自己的罪,更要「眼不可顧惜」。別人犯錯,大聲斥責,自己犯錯,卻理由一堆、輕輕放下。若是這樣,就是神所憎惡的「兩種法碼的天秤」,因標準不一,不公不義。 因此,必要的時候,閉上眼睛,讓心靜下來,以神的話作為唯一的判斷依據。「眼見為憑」雖然可以更務實做判斷,但是在面對罪惡的事、或自己的罪行,我們則必須要「眼不可顧惜」,依照聖經做正確的處理。 By Isaiah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