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比拉迦谷的的勝利(代下20章)

約沙法和他的百姓就來收取敵人的財物,在屍首中見了許多財物、珍寶,他們剝脫下來的多得不可攜帶;因為甚多,直收取了三日。第四日眾人聚集在比拉迦谷( - 就是稱頌的意思),在那裏稱頌耶和華。因此那地方名叫比拉迦谷,直到今日。(代下 20:25-26) 這是聖經中一段「以唱詩班為部隊前鋒,以讚美詩歌大獲全勝」的歷史記錄。這史詩級聖戰的地點就是「比拉迦谷」,也就是「稱頌」之意。當猶大王約沙法在面對四周圍聯軍齊來攻擊時,他懼怕了。遭遇患難會懼怕並不可恥,重要的是懂不懂在危急存亡之際去呼求神、倚靠神。當時約沙法禱告說: 「我們的神啊,你不懲罰他們嗎?因為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猶大眾人和他們的嬰孩、妻子、兒女都站在耶和華面前。(代下 20:12-13) 這裡記載,貴為一國之君的約沙法王承認自己的無能,而且就在猶大眾人和他們的嬰孩、妻子、兒女眼前。他這句 「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 的禱詞,正是一個來到神面前當有的「傾空」的態度。來到神面前不必在乎什麼面子!身為領導者能在眾人面前承認軟弱,才是真正的謙卑!當我們承認自己無能、表明什麼都不會,只能完全倚靠神時,一方面我們會生出完全依靠神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們的謙卑、無我將感動神願意為我們出戰!果然!神要他們「不要自己爭戰,只要擺陣」,因為勝敗乃在乎神。 ....耶和華對你們如此說:『不要因這大軍恐懼驚惶;因為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神。....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哪,這次你們不要爭戰,要擺陣站著,看耶和華為你們施行拯救。不要恐懼,也不要驚惶。明日當出去迎敵,因為耶和華與你們同在。』」(20:15、17) 只要擺陣站著不爭戰,那仗要怎麼贏?其實就像當年約書亞在面對耶利哥的銅牆鐵壁時一樣,神的能力顛覆了傳統的攻城戰略,只需要去「繞城」,城就垮了,因為勝敗乃在乎真神!這次神再次用人所無法想像的方法戰勝,是什麼方法?神說不用去戰鬥,那就唱詩歌頌神吧!於是約沙法王令唱詩班走在戰鬥部隊前方,用頌讚的歌聲,打贏了這場仗: 眾人「方唱歌讚美」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因為亞捫人和摩押人起來,擊殺住西珥山的人,將他們滅盡;滅盡住西珥山的人之後,他們又彼此自相擊殺。猶大人來到曠野的望樓,向那大軍觀看,見屍橫...

約沙法王依神的命令設立審判官(代下19章)

約沙法住在耶路撒冷.以後又出巡民間、從別是巴直到以法蓮山地、 引導民歸向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 。又在猶大國中遍地的堅固城裏、設立審判官、對他們說:「你們辦事應當謹慎.因為你們判斷 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 .判斷的時候、他必 與你們同在 。現在你們 應當敬畏耶和華.謹慎辦事 .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 沒有不義、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 。(代下 19:4-7) 適逢三年一任的各教會負責人名單推薦時期,剛好讀到約沙法王的設立審判官典範,可以讓我們再次回歸聖經,謹慎思考負責人選立問題。 約沙法王為人友善,因此一開始有交友不慎,與神所厭惡的亞哈王結親的可責之處。接下來卻提到約沙法王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他那堅守真理標準的知人善任,使國家因此得蒙神喜悅,在下一章裡,神也親自為他爭戰。 約沙法的標準可約略敘述如下: 一、設立審判官之前,先引導全民歸向神,奠定真理基礎。 二、奠定全民真理基礎後,選定的審判官第一條件,就是 「敬畏耶和華,謹慎辦事」 的人,也就是信仰、信德優先,而非學經、歷、口才與能力。 三、提醒審判官,當只看神的面子,不看人的面子, 「判斷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 ,最重要的是要 「判斷的時候、他必與你們同在」 ,所以要能時時尋求神的人,而不是總是用「我覺得」在處理事情。 四、是懂得時時提醒自己,隨時都要像天父一樣的審判官。要思想我所拜的神,是 「沒有不義、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 也就是:不可以有不合聖經真理的錯命習慣與行為(沒有不義)、也不可以面對長執傳道是客氣的態度、對一般信徒就一臉不客氣(不偏待人)、也不可以常常收到某人的好處,就為他說話(不受賄賂)。 求神與我們同在,在推選之前,要學習耶穌揀選十二門徒時,徹夜禱告,尋求神的旨意,除滅人的私意。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 整夜禱告神 。 到了天亮 、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路 6:12-13) By Isaiah Kao

真先知不用多,神同在,一個就夠了(代下18章)

約沙法對以色列王說:「請你先求問耶和華。」於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四百人、問他們說、我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們說、可以上去.因為神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裏。約沙法說:「這裏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麼?」(代下 18:4-6) 遵守神的命令,也要注意不要跟不守道理的人成為好朋友。約沙法王雖是好王,但是卻與恨耶和華的亞哈王成為好朋友,甚至還結親。正如我們雖然不要拒人於千里之外,但是對於違背真理的人,還是要保持距離,並且千萬不要成為「麻吉」,以免價值觀因為太經常的相處,漸漸偏離真理。 約沙法雖然還是敬畏神,覺得做重大決定之前,要求問神一下。亞哈王就很隨便了,因為聖經形容亞哈王「自賣」,且是「恨耶和華」的人,你約沙法想要求問神?有必要嗎?想求,我就叫四百個來求個夠!你看!都說可以出去戰鬥。這樣可以吧? 從來沒有像亞哈的、因他 自賣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別的聳動.(王上 21:25) 先見哈拿尼的兒子耶戶出來迎接約沙法王、對他說:「你豈當幫助 惡人 、愛那 恨惡耶和華的人 (指亞哈)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代下 19:2)  約沙法看了一看,這些都是亞哈 你隨隨便便抓路人甲來當先知的。不是有真的先知米該雅嗎?可以求問他吧? 真先知不用多,只要神同在,一個就夠了!但是真先知講神的話,不見得是人愛聽的話。果然,米該雅講了亞哈不愛聽的話,亞哈一氣之下就把他關起來。 哪有傳道講你不愛聽的話,就去討厭傳道者,甚至去辱罵傳道的?可見亞哈這樣的人,不可以深交,因為他是兇惡的人。 另外,要問聖經真理,也要問真先知,千萬別問到假先知了,只因為他們人多,或是知名度很高。問到假先知,被教導了神所憤怒的想法與做法,反而惹動神的憤怒。 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裏、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 (太 24:4-11) 在這個假先知、假基督越來越多的末日裡,真信徒一定要小心分辨!而且真先知將越來越少,假先知將越來越多,慢慢地,未來那點閱率高的,也可能不是真先知;而真先知,講得可能越來越不好聽。千萬不可用點閱率,來決定是真理與否。 因為時候要到、人...

從約沙法的行動,談全體教會熟讀聖經的重要(代下17章)

他作王第三年就差遣臣子便亥伊勒、俄巴底、撒迦利雅、拿坦業、米該亞、往猶大各城去教訓百姓。同着他們有利未人、示瑪雅、尼探雅、西巴第雅、亞撒黑、示米拉末、約拿單、亞多尼雅、多比雅、駝巴多尼雅.又有祭司以利沙瑪、約蘭、同着他們。他們 帶着耶和華的律法書、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 。(代下 17:7-9) 約沙法王,是南朝猶大國六位有名的好王之一(亞撒、約沙法、約阿施、烏西亞(亞撒利雅)、希西家、約西亞),本章完整敘述他當時所行過的,得神喜悅的行動,成為我們今日的典範。其中最重要的行動,就是推動百姓認識神的話語,及今日的「每日讀經」的行動。經上說: 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何 4:6) 這裡神親自總結了南北兩朝的滅亡主因,就是 「因無知識而滅亡」 。這裡的知識,就是神的話語、命令,即今日的聖經真理。教會興旺的基本要素,就是牧者(傳道、長執、負責人)要引導全教會信徒進入聖經真理的世界,而不僅是「被動」聚會聽道理,即有聚會、有聽道理才有領受,沒有人講道就沒有領受;牧者更要培養群羊「主動」讀經禱告的習慣,能主動進食,無論有沒有人講道,每天都可以自己攝取靈糧得以飽足。 信徒的成熟與否,就在於主動還是被動攝取靈糧的能力。若能主動攝取,就是長大成熟的羊;若只是被動被餵食,就是幼稚、軟弱的羊。 這裡提到,忘記神的話,再好的宗教教育都無用,因為神 「必忘記你的兒女」 。宗教教育上,不談神的話語,盡談社會常識,沒有神同在,就是死的活動,自嗨而已。 約沙法的復興行動,特別提到他安排利未人、祭司,還有認真追求真理的人, 「帶着耶和華的律法書、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 下半章就記述神如何展現祂的喜悅,與祂的同在。 讀經,才能知道神要我做什麼。知道之後,又有切實去行,就能得神喜悅。神一但喜悅、神就必然賜福,讓我們不必為明天憂慮。 去年,因為某教會有一位令人頭痛、影響力又很大的「信徒代表」在某教會聚會,總會特別派我前往這教會協助靈恩佈道會的傳道事工。還沒到之前,心中難免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於是用心禱告求神帶領。終於到了靈恩會的最後一天,我辦完聖餐禮,這位同靈走過來,緊握我的手,表達這次靈恩佈道會深受感動之意。我很驚訝! 之後,這位同靈幾次來總會的講課、商討事工,我發現他變了,變得溫柔了、也變得強調真理。私下他也說,他發現禱...